新信息协同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李作志 李芳芳
[导读] 新信息协同技术与供应链管理融合发展,对缩小牛鞭效应、去中心化、推动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大有裨益。新技术环境下
        李作志 李芳芳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7
        摘要:新信息协同技术与供应链管理融合发展,对缩小牛鞭效应、去中心化、推动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大有裨益。新技术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中加入信息协同要素势在必行。供应链管理教学活动中融合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和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新信息协同技术,丰富教学素材和内容,深化校企合作内涵,让企业寻才落地,让人才入企扎根。
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学赛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沙盘教学等模式[1-4]。然而,相关研究中较少系统阐述信息协同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教学素材紧        跟时代背景和新教学素材运用还有不足。供应链协同创新中企业参与信息协同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所以,从供应链教学角度看,理顺信息协同融合物流活动和业务逻辑,是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关键之一。
随着5G网络的提速、AI和云技术赋能、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重构、虚实结合新人机交互技术重载、无处不在万物互联技术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供应链的群岛信息协同模式的构建。本文简介六类新信息协同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结合点,并分析新信息协同技术与教学融合过程,最后给出结论。
区块链
        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上各个交易环节建立信任关系,实现企业点对点的沟通,降低信任成本。使得上游供应商做出精准预测,有效改善信息资源中心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可以免去连接网络不稳定的担忧,智能合约可以用于与各类设备进行交互。
信息协同主要表现在物流溯源、供应链金融、数据共享、司法存证等业务领域。比如在物流溯源教学中融入企业或物流活动案例,以明晰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变革优势。从材料的价值流流转开始递进,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忆价值流中具有里程碑式的节点。便于理顺材料溯源地,记录生产流程中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要素。用里程碑式的片段,构建多层级的情景模式,通过学生自学设计导入课堂。融入区块链的供应链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让学生理解链段的业务边界、理解物流容易失误之处,提高执行物流决策并制定策略的能力
大数据和云技术
        任正非说:数据是公司的核心资产,要像经营资本一样来经营数据。为适应供应链的数据化配置以形成商业价值,需要将供应链集成到网络信息架构的云平台。云平台技术实现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保证了供应链资源的全面弹性,与传统经济的结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企业资源,具有货币化特征,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资产数据存储于专业化业务云平台中,具有完备的服务项目和灵活的扩充延展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据资产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决策的过程和决策方法。在物流信息系统实验中,通过模拟场景推演供应链上企业的经营过程。将大数据和云技术等新信息协同技术融入教学中,能增强学生的技术实践化能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
人工智能   
        数字化的供应链前端有天气、交通、政府、企业族等各领域的服务,以及客户粘性、情绪、偏好识别等数据挖掘业务,其重要保证就是高效及时的后端技术手段。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是预测并解决潜在的供应链问题、引领供应链决策方向、实现供应链上KPI的自动迭代升级的最重要手段。
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可以增加机器学习运用场景的教学案例和情境模拟。便于理解庞大的供应链数据如何优化形成随波逐流的脉络。

在教学中,由于这部分知识的抽象性,灌输式陈述公共服务对供应链的影响效果不佳,结合一定的AI知识既增强课程生动性,又能够让学生真正相信并理解供应链有序运营离不开智能算法的支持。教学中可采纳体验路径优化方式学习配送过程。
AR/VR/MR技术
        分析VR/AR/MR与供应链的结合,对供应链的创新有积极的推动价值。物流设备设施的操作培训可以通过VR/AR技术实现长久的复用和推广,突破培训设备的数量和时空的限制。运用该技术可以感受设计目标效果,可以协助增强设计人员产品洞察能力并完善设计目标,还可以追溯并实时显示物品的全生命周期状态。
很多企业已经着手运用AR/VR/MR技术融入生产之中。比如:大众集团等企业已经开展虚拟装配、虚拟设计和VR协同办公等业务。在AR/VR/MR和5G技术支撑下,虚拟实训和教育培训平台便于在校企之间共享,并行移植;虚拟平台同版本移植到高校的教学中的企业成本不高,能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通过设立虚拟现实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既达到企业人才需求储备的目的,又可以利用高校的技术人力资源,研发虚拟的培训基地和培训项目。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中,融入新虚拟信息协同技术,对培养切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大有裨益。

        物联网
        在供应链运营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物联网,在运输、仓储、包装、搬运等物流活动和信息协同中,依赖物联网大大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物联网的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从国内外商业巨头到小区的便利店,都会部署RFID管理方案;在库存管理、物流运输、逆向物流等领域,均受益于物联网的实施。
当今,很多高校建立了物联网模拟实验室,供应链管理课程中采用物联网系统开展实训教学,适应了信息协同技术日新月异的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体验到企业物联网的应用模式,带有个人见解和创新思维意识的毕业生进入社会,能够快速适应企业要求。在教学中,不需要针对生产物流的长篇累牍,借助物联网实训平台的效果一目了然。
        5G通信
        邬贺铨院士分析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关联起来,可以实现软件平台上流程的自动调整,生产效率至少可以提升25%。5G通信的峰值速率达到Gbit/s的标准,能够高速适应当前供应链的网络中充斥着大规模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数据,提升快速决策反应并改善用户体验。这些数据主宰着供应链上的企业服务、控制着供应链失误的追溯,与传统通讯技术相比,5G通信匹配了智能数字网络和智能虚拟网络的要求。
5G+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5G产业是企业供应链建设的基础设施。5G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带来供应链的创新变革。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5G是物流信息技术讲授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或缺。
        结论
        5G+技术是企业效益增长的新基础设施引擎,人工智能成为创新供应链的新底层内核技术的发动机。基于信息协同的大数据纽带能够润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利用区块链技术满足数字化供应链的信息协同去中心化要求,虚拟信息协同技术契合了高校协同企业需求的教学新要求。供应链的创新过程中需要融入专业业务的的数字云平台并囊括运营各层业务的物联网平台,成为企业发展和用人的主要方向。高校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开辟融和新信息协同技术的教学素材和内容,加入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中,为企业寻才落地和人才入企扎根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先军.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3):106-107+128.
[2]于雅雯, 魏敬周. 评价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推广----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18-19.
[3]陈刚, 付江月.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本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2):152-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