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31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促进我国道路工程土建项目实现飞速发展的目标,而且道路工程项目中所运用的技术水准也有了很大进步。为了有效发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价值与优势,要做好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质量把控,有效防范常见质量通病,保障道路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关键词: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引言
近年,道路工程施工实践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仅提升了路面的质量水平,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道路工程土建施工中确保质量效果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混凝土是作为道路工程施工项目中的重要原材料来进行使用,所以混凝土质量好坏会给道路工程土建项目带来极大影响。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道路工程土建施工项目到的重要技术组成,应该加强对其有效应用路径的探索力度,进而可以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全面保障。所以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土建施工中的价值和应用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
首先是复杂性。路桥工程项目是由很多分项所共同构成的,包括路面、路基、桥梁、隧道,还有高速公路等。而在这些施工过程中也涉及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包括水利知识、工程力学、排水知识等。整个项目的施工方案规划也包括前期准备设计、施工运行以及施工后的路桥维护与保养等多个阶段。这使得整个路桥工程项目流程复杂、工艺繁多,所以施工团队只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统筹规划,协调统一,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其次是独特性。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在技术特点上具有独特性,集料、砂石、水泥是道路桥梁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原材料,施工团队经过前期准备,了解路桥工程的基础参数和技术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进行混凝土比例的配合与调整,选择合适的调和比例,然后再加入水搅拌,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来开展项目建设。不同道路桥梁结构的抗压性、强度以及施工成本和道路养护等技术参数在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具有独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2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影响因素
从路面质量角度分析,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较大:(1)材料。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体现在针对度和延度以及软化点方面,关系着路面建设的质量。对于质量的把控,要从原材料选择到混合料配制以及使用全过程,做好严格地把控,以免沥青失去黏性或者加热温度过低等,引发裂缝或者松散等质量问题。(2)施工作业。作业中,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参数设置等,影响着摊铺作业和碾压作业等的效果,关系着路面的质量;采用的工艺方法是否适宜、规范等,同样关系到路面工程质量,若产生干散或者油包等问题,则威胁路面的使用性能。除此之外,路面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把控不到位,使得工程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发现与处理,则会留下质量隐患与问题,给项目整体效益造成影响。
3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策略
3.1做好材料的控制
从路面质控角度来说,要围绕材料,采取系列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拌合场场地的选择。坚持合理划分的原则,合理选择拌和站建设场地,对出场道路进行硬化。(2)原材料。对于集料堆放区域,要建设隔离墙,以免料仓之间发生串料的情况。使用隔离栅,对沥青存放区域进行封围处理,实现对矿粉质量的严格把控。严格检查材料的相关信息,检验材料的质量。(3)集料。
对于混合料上面层使用的抗滑料,选择坚硬度较高的材料,比如辉绿岩母材等;中下面层的材料,选择石灰岩和机制砂等,保证集料坚硬且洁净没有风化,有着较好的性质。集料规格如表1所示。(4)填料。选择石灰岩材料,制作矿粉材料。使用的碎石必须要达到洁净度指标和直径指标要求,矿粉0.075mm的通过率要达到80%~90%。(5)沥青。结合工程建设要求选择,普通沥青路面,下层面可以选择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上中面层使用改性沥青,比如90号A级沥青。
3.2做好路面施工控制
从施工角度的质量把控来说,围绕以下要点开展:(1)摊铺。按照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摊铺机,控制好作业速度,处理好工作缝隙位置的衔接处理。除此之外,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利用传感器,进行施工监控与检查,保证摊铺作业到位,并且实时优化调整作业方案。(2)碾压。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按照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对于面层的碾压,结合使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设备和胶轮压路机开展碾压作业。初碾作业,要处于高温作业状态,紧跟摊铺机作业,利用脚轮压路机开展2遍碾压。完成碾压作业后,借助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强振处理,碾压4遍,紧跟初次碾压开展复压作业,控制好碾压作业的速度。
3.3搅拌工艺
混凝土的搅拌工艺与普通水泥的搅拌也并无明显差异,不过,为了能使能均匀地分布在混凝土中,建议采用先干后湿的投放方式,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配置比例,首先,投入基质材料,保证材料搅拌均匀;随后,用震动筛的筛分作用将投入搅拌机中,并且投入材料时要分层投入,按照流程进行材料的添加,确保上一材料搅拌均匀后再投入后续材料,这样能就够有效保证各级材料均分布,从而可以避免混凝土搅拌时结团,并且搅拌时间也需要严格把控。一般的操作案例是先将粗细骨料、、水泥分层混合,并干拌1.5分钟,添加清水后继续搅拌3分钟,才能达到良好的质量。针对不同的施工工程,需要对搅拌时间和的投入量进行不同的调整,如果是路面建设,掺入量至少需要达到30kg每立方米,最多不能超过80kg,否则,会造成搅拌结块;针对桥梁建设,的投放应当介于50~100kg,过多或者过少,桥路的性能都不能得到最优。由过往的数据显示,在混凝土搅拌试验中,最好延长20s左右搅拌时间,先干拌,再加水,干拌时间不能低于1min。如果体积率较高且拌合物较干,建议拌和量不超过额定搅拌量的80%,当搅拌机容量相对较小时,需要将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1min左右。除了现场搅拌之外,在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的途中,为了减少材料结块,需要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以节约运输时间,运输车也需要特别注意,需选择卸料方便的运输车,特别是针对长时间的运输。如果一旦出现了离析现象,就需要及时进行二次搅拌,避免材料结块和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影响着整个道路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对于施工成本降低、安全性能提高、施工寿命延长有着重大促进意义。据此,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实施对混凝土材料的压实技术进行优化、提高对混凝土路面滑膜技术实施的重视、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设备管控、增强混凝土施工过程有效管理力度等措施来全面提升道路工程土建施工质量水平,实现道路工程安全性能的整体提升,以满足公众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旭辉.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8):136-137.
[2]郭宇鑫.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19):66-67.
[3]舒跃俊,丁伟.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7(9):106-107.
[4]李洪震.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