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策略 李向东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李向东
[导读] 摘要:通过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起到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作用。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分公司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通过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起到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作用。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同时也应在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融合
        1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
        电力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进行融合,对于促进信息的共享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二者的有效融合,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通信环境,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达到信息共享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电力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积极利用,更为全面地了解到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优化策略,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对传统工作模式作出改进和完善。
        1.2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降低电网运行成本
        在电力系统中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可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在具体实践方面主要包括核心网技术、接入网技术与软交换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核心网技术主要负责进行数据的快速转发以及路由表的维护,同时实现与IP广域骨干网的互联,其网络结构重点考虑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在应用核心网技术的情况下,有助于对电力网络资源做出优化和改进;接入网技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接口配置和管理;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软交换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对于许多类型的业务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将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进行融合,对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具有积极作用,还能够起到降低电网运行成本的作用,减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的环境因素
        2.1经济因素
        现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被运用到多个行业和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也需要有效地运用通信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企业在发展中离不开交流和沟通,这就表明必须要借助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的运用可以加快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合作更快的达成。现在许多电力企业都认识到了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已经慢慢将这种技术融入到公司内部,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电力企业在运用通信技术后,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运行水平,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内部的收入。目前电力市场出现了很多企业,企业之间的火花碰撞也很大,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让企业更具竞争力,在市场中能够有一席之地。
        2.2文化环境
        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各种的公司都在运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这更好的促进了企业的进步,改变了传统企业运行的方式,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面对各种各种的信息,这样信息如果依靠人工处理,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巧妙的运用电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高效的处理这些数据,并且能够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有效的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为员工打造一个先进的文化工作环境,可以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也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员工的工作形式和内容,促进企业更优目标的实现。
        2.3技术环境
        国家在技术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鼓励各个企业运用先进技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带动我国科学水平的进步。许多先进技术也被运用到市场,各个企业都在争取这种技术,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

目前,已经有许多电力企业对这两项技术进行了融合,但是融合的效果和水平大不相同,电力企业不能局限于这两项技术,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促进企业更加长久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讲究安全性,给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工业生产的需求。一旦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状况和工作,会阻碍周围工业的正常生产,严重的还会导致周围地区陷入瘫痪。巧妙的运用这两项先进技术,可以取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促进整体经济的繁荣。
        3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策略
        3.1具体技术层面
        1、核心网络层的应用。在核心网络层应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能够发挥提高系统延展性、增强延时控制能力的效果,还能够有效增加带宽利用率,使得配电网络运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接入网技术的应用。接入网技术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其主要功能包括用户口功能、业务口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以及系统管理功能。接入网作为行政交换网的末端,接入网建设在从传统电路交换向IMS体制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的架构设计方式对IMS接入网进行改造,促进电力通信的发展。3、软交换技术的应用。通过完善软件系统功能,保持软件系统与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独立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扩展性强、具有分布式结构的特点,对不同种类的通信协议作出有效处理。通常情况下软交换网络体系架构可以划分为应用层、控制层、承载层、接入层四个层面。比如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可以利用软交换技术,对PSTN向分组网络过渡提供无缝连接,在媒体网关中分离呼叫控制功能,利用服务器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和电话网等多种专业网络中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3.2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层面
        除了可以从具体技术层面加强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在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对电力系统的管理维护作出优化。其中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建立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并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将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进行有效连接。例如在传统的电网调度下令过程中,需要通过录音电话进行联系,由调度台上的调度员拨打受令人电话下调度令。对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对此模式作出改进。如某地区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网络发令”的方法,前端在进行核实审查后,由电脑信息系统进行发令,受令端基层操作人员能够提前接到调度预令,在其到达配网设备现场后,通过手机App点击“签收”、“就位”,就能使调度员得知受令员已就位,从而根据电网运行情况下达调度令。此时现场受令员通过手机点击正确的关键信息完成“复诵”环节,调度员在电脑上确认正确后即可开展设备操作。最后在调度员、受令员利用电脑和手机逐步完成“现场汇报”、“调度收令”和“现场确认”等环节后完成电网调度网络令。使调度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结束语
        在目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许多领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对电力系统的建设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其中将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大洋.电力系统中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7):42.
        [2]王祝军.电力系统中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8(05):151-152.
        [3]张梅,许崇志,柯望,李敏,夏欢.电力信息通信融合及其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17(16):215-216.
        [4]邓晶.电力系统中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8):96.
        [5]张鸿毓.电力系统中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08):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