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它已经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主要源动力,工业也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信息水平不高、创新力度不足严重的阻碍了其发展,研究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有利于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工业产业的发展更加快速。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应用;电子技术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特点
1.1智能化
人工智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三大技术之一,任何新兴技术要想继续发展均无法离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目前,智能技术已在日常生活中取得诸多成果,例如电子信息技术已实现人类思维仿真,计算机学习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以及相关工作的运行规则,通过大量数据学习,从而获取新能力。如此以来,极大加快人类的生产效率,而且可自主开发新事物,弥补人类体能缺陷。
1.2网络化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家家户户均拥有收集和电脑,不必通过面对面交流便能完成大型数据传输。此方式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帮助人类可获取未来或者过去的信息,并与相隔深远的对象实现数据共享,极大提高数据传递效率。
1.3高效化
人工劳动最大的弊端在于体能问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甚至可能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工作质量。然而,电子信息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弊端。机器工作永不停止,所做工作内容只需事先设定,不受外界干扰。同时,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规模和效率远超人类,例如数据存储。
二、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领域中,人们将电子信息工程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进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市场环境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以下就这三个问题作简要论述。
2.1市场环境较差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借鉴、吸收外国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到21世纪,电子信息工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大多数需要引进国外的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经济负担,从而使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理被动地位。随着它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人们加大力度生产出众多电子信息产品,但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劣质、盗版产品逐渐流入市场,这严重扰乱了我国电子信息的市场秩序。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在逐渐增加,人们在创造电子信息产品时为了取得高额利润也逐渐倾向于高附件值的产品。长期发展下去,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的矛盾就会日益呈现出来,而且越来越突出,例如数据库产业的规模较小、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比重失衡等等。
2.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由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中的关键元件和技术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是将进口元件进行重装或者模仿进口技术,长期按照这种套路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就会使人们缺乏创新意识,很难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因而也很难在国际电子信息市场中站住脚跟。加之,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人才与资金相对密集型的产业,而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较为欠缺,从而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国外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
三、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中稳健发展
3.1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
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科技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电子信息产业要想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相关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颁布。
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府还应该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环境的建立规范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秩序。比如:国家可以建立专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基金会,从多方面扩展电子信息工程的投资,帮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究获得更多的资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中,促进工业企业的稳健发展。
3.2加强培养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电子信息人才都属于中庸人才,除却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其技术始终停滞不前,不仅不利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还影响工业企业的未来建设。因此,为了让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中的应用跟上市场发展的趋势,就必须加强培养创新型的电子信息人才,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电子信息市场趋势,工业企业应该为电子信息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公平公正。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府还应该制定关于引进海外优秀电子信息人才和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优惠政策,为电子信息工程创造人才培养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进步,还可以让其在工业领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3完善政策法规
在未来工业领域中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是重要发展路径,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高度重视,但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其作用价值,有效规避一些不良问题和偏差缺陷,注重从相关法律法规层面予以完善极为必要。针对工业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有目的地制定相匹配的政策法规,以求有更为理想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有效引入和推广。
四、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中稳健发展
4.1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
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科技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电子信息产业要想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相关资金的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颁布。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府还应该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环境的建立规范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秩序。比如:国家可以建立专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基金会,从多方面扩展电子信息工程的投资,帮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究获得更多的资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中,促进工业企业的稳健发展。
4.2加强培养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电子信息人才都属于中庸人才,除却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其技术始终停滞不前,不仅不利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还影响工业企业的未来建设。因此,为了让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中的应用跟上市场发展的趋势,就必须加强培养创新型的电子信息人才,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电子信息市场趋势,工业企业应该为电子信息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公平公正。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府还应该制定关于引进海外优秀电子信息人才和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优惠政策,为电子信息工程创造人才培养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进步,还可以让其在工业领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3完善政策法规
在未来工业领域中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是重要发展路径,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高度重视,但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其作用价值,有效规避一些不良问题和偏差缺陷,注重从相关法律法规层面予以完善极为必要。针对工业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有目的地制定相匹配的政策法规,以求有更为理想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有效引入和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工业领域发展中着眼于各类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极为必要,电子信息工程作为比较关键的技术,同样也应该对其加大研究力度,确保电子信息工程可以更好地融入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最终体现更强工业发展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尹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8(18):57-58.
[2]王菁菁.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9):66.
[3]戴飞.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2):56-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