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调动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和改革,我国的民用暖通空调也随之得到发展,在今后新型节能技术和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主要分析国内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和材料,使用科学措施,实现经济集约和节能计划。
关键词: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民用建筑;暖通设计
引言
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暖通设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系到建筑工程后期的用水、供暖等多个环节,在建筑设计中也是较为基础的一部分。暖通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其也是建筑中较为耗能的主要部分,而随着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的出现,将其应用到建筑暖通设计中,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暖通设计中对材料资源的损耗,实现建筑暖通设计的绿色化发展。
一、建筑暖通设计和新理念特征
暖通是供热通风空调功能的俗称,它确保提供热量为建筑物,从而满足建筑物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和流通,暖通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它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组成。暖通设计在满足基础要求的前提下主要关注:第一,节能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逐渐显现,建筑消耗能源的现象占据着较高比例,因此在设计暖通新技术中,需要减少暖通能源消耗率,降低暖通能源消耗率。此过程复杂,需要有着正确的实施方案,方可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消耗率,这也需要暖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尝试研究,方可达到全方位的节能效果。第二,经济性。国家发展应以获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的,暖通设计方案不但要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是否损害公司经济利润,因此暖通的设计方案需要全方位考虑,新兴节能技术与材料则是符合条件的最佳优选,风能与水能是常见的能源。在初期投资费用少,但获得的热能效果最佳,是目前我国惯用的设计方案,其他设计方案即使能够产生热量多,但施工费用多,维修费用大,无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
二、建筑暖通系统设计现状
用户对建筑暖通系统的功能认识不清: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暖通系统的评价标准是固定的,认为夏天越冷越好而冬天越热越好,但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暖通系统的好坏应该要根据环境的冷热适度性进行相应的评价。在这种片面的认知情况下,建筑暖通系统的能耗往往会加剧,用户处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不仅使得自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差,也会降低自身的抵抗力水平。
民用建筑暖通系统设计存在一定不足: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关系到该系统的节能性的好坏,但在实际的设计情况中,相关部门及设计人员并没有对这种情况进行足够的重视,由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建筑暖通系统的设计需要消耗较大的投资以及能源,不能够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同时经过相应的调查发现,建筑暖通系统的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据着较大的分量,这就需要对建筑暖通设计进行进一步强化,从而减少其对资源的消耗。
建筑暖通系统的运行管理:在建筑暖通设计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也无法保证暖通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是处于低能耗的状态。市场上的一些空调系统看起来具有一定的完善性,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无法达到相应的节能降耗效果,在管理方面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管理能耗。
三、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暖通总体设计环节的处理
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在现阶段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进一步考虑到新技术以及新能源的综合规划以及系统调配。应该合理考虑民用建筑中的暖通空调应用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的居民暖通空调应用时间较长,基本可以做到应用的连续性。所以可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用各个环节区域内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改进,从而降低暖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损耗。
例如,现阶段有A,B两个供暖区域,并且两个供暖区域相互连接。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将原有系统设计形式改变为集中空调,并且集中空调将会分别对应A,B两个供暖区域的供暖模型。这样在实际供暖过程中,以上两个区域可以直接获得暖通管道之中的热量,避免了以往单一性质供暖的热量损失以及重复加热等问题。
2.热泵技术
热泵是指大自然(大气和地热等)中包含着一些温度较低的热能,将其作为热源,同时使用压缩机将热源包含温度低的热能转为高温热能。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中广泛使用,一般状况下热泵技术的优势有:第一,是一次能源中最节省的能源,可以直接供给设备有效使用;第二,可长期大规模使用城市污水等热能,利用日常生活中无法使用的热能;第三,热泵技术可以发挥制冷效果,还可提供热能。一定条件中逆向使用,既可当热源也可当冷源。使用热泵技术降低一次能源,可有效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热泵技术能够发挥出较好的节能效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材料发展,大大拓宽了热泵技术的适应领域,也应是日后暖通系统设计的一大方向。例如,空气能热泵制热在我国在南方城市得以大量使用,而北方则使用相对较少,由于北方室外气温低,极大的影响了热泵的制热效率,制热效果差,且不节能。随着技术发展,现在的低温强热型空气能热泵机组已经可以在零下25度运行。部分的北方供暖热源可以通过合理的选型,采用空气能热泵机组+辅助热源的形式,节约系统运行费用。
3.太阳能采暖
太阳能采暖是指将分散的太阳能通过集热器(如平板太阳能集热板、真空太阳能管、太阳能热管等吸收太阳能的收集设备)把太阳能转换成采暖热源的系统。原先太阳能系统主要以加热生活热水为主,很少用在采暖系统中,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部、西北部地区,太阳能采暖系统越来越收到重视和普及,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缺少油气等条件,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不受现场条件限制的替代热源,极大的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条件。
4.变流量技术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在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相应的气象条件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在一天内会不断的变化,并且要小于实际的负荷。在负荷的变化过程中,水和空气作为一种载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不仅关系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质量,也是实现节能效果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动态控制暖通系统的流量,使得其能够适应相应的负荷要求,并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相应的节能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建筑暖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暖通应用调节环节的设计
在应用环节的设计过程中,也将会对新型节能材料以及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首先来说,可以应用相位热调节方法对其进行设计,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进一步避免同种类型暖通空调所具有的能耗不均匀问题。在实际供暖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控制阀门实现区域空调供暖以及供电行为,让资源应用可以做到合理化,保证供应水平平衡一致。其次,在新时代背景下,民用暖通空调还可以应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弥补空调外部设计的不足,保证空调供暖可以更加高效,并且设计结构优化之后,供暖过程中的能耗问题逐渐被解决。但是需要注意,一个良好的节能材料使用意识以及技术认知,才是确保节能材料与技术可以发挥作用的基础所在。
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科学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建筑暖通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民用暖通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洁.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9(9):109.
[2]李庆宇.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9(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