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赵锋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身份证号码:41032419680911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道路桥梁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部分,而过渡段的路基地面施工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明确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重点,则可以帮助施工方改善和优化这方面的性能,减少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事故。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近几年,道路路面凹凸不平、下沉、塌陷等问题愈发严峻,其引发的交通事故使得社会公众对道路路面质量产生了质疑。而道路桥梁过渡段作为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环,其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如平整度不达标、路面易破损、连接处不密实等问题切实埋下了安全隐患。对此,为提高生活安全、促进社会发展,改进施工技术至关重要。
        1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平整度不符合指定标准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平整度直接决定整个公路桥梁连接路段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为此,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强化对桥梁过渡段找平工作的重视。但是从施工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道路桥梁过渡段仍然存在平整度低的问题,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般包含两点,第一点是过渡段地基未进行妥善处理,地基承载力不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或是路基填筑未按要求压实到位出现沉降。第二点是路面混凝土材料摊铺、压实技术操作不恰当,降低路面平整度。
        1.2路基沉降问题
        所谓“路基沉降”,即道路桥梁基础部分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表面下沉问题,以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会受到异常沉降作用的侵袭,进而将大量应力挤压集中在过渡段处,引发倾斜、开裂甚至塌陷等负面现象,对上方人员、车辆的运行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结合既往经验来看,导致路基沉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道路桥梁下方的软土路基处理缺位,承载力难以满足实际的投用要求;二是回填材料的检验工作不合格、不标准,导致路面受压后易发生沉降塌陷;三是基坑回填后未做好压实处理,使得土基密度存在一定弹性空间,进而形成沉降隐患。
        1.3结构布局
        多数道路桥梁过渡段出现问题的原因都是结构布局的不合理,而产生此原因在于桥头引导不当,一般条件下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加筋土,但是同时这种方法也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相关人员缺乏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探寻,实践经验不足等,这些问题会使得道路质量降低,对车辆的运行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1.4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不成熟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但尚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施工前期的勘测试验工作不到位,施工工艺和程序未严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材料填筑工作操作技术不恰当,软土路基技术施工不当导致出现“桥头跳车”现象,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以及人工测量所得数据不精准等主观上的错误之类,都会降低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2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初探
        2.1科学设计桥头位置的坡度搭板
        在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期间,搭板这项技术十分重要。对搭板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帮助路面和桥台两个位置减少出现沉降的次数,同时还可以减少上文中所提到的跳车现象的产生。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在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实际施工期间,搭板技术有着高复杂性和高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实际操作起来也是较为复杂的。

所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很好的应用搭板技术,需要对技术人员高标准、高要求。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科学设计桥头位置的坡度搭板,通过对搭板倾斜度进行调整达到减少跳车现象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搭板的标高要与连接点的高度相同。但是在路面的连接部分,路面的高度要比搭板的标高大,这样可以在实际道路中形成一种坡度不是很大的预留反向坡,减少沉降情况进而减少跳车问题。
        2.2落实路基加固处理
        在道路桥梁整体结构当中,过渡段存在一定特殊性,是最易发生事故问题的路段区域。因此,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过渡段的路基路面实施进一步加固处理,以此从避免应力集中、强化路基应力抗性、提高路面承载力等角度入手,实现路基沉降、路面塌陷等事故风险的综合规避。具体来讲,当前可应用的路基加固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电渗排水等方法,在公路施工前对路基土层进行改善处理,从而使路基在道路主体施工前完成自然沉降,以此提高路基的应力抗性与结构稳定性。通常来讲,这一加固处理方式多见于基层土质较软的施工路段;填方施工完成后,在路基上方铺设尼龙绳网、土工织物、钢筋带等材料作为拉筋,从而形成韧性、强度远高于原土体的复合土工结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路基土体所受应力大量分散到其他土工材料上,还可显著强化路基整体的应力抗性,以此保障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稳定;在以碎石、沙土、粉土等为回填材料的路基施工中,还可采取“强夯法”,将80kN至300kN的重型夯锤从8m至20m的高度落下,以此产生巨大的冲击应力,实现基坑内填充土壤的强效夯实。
        2.3优化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
        第一,在对路基路面开展大规模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前期试验工作,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参数,选择一种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施工。第二,在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巧,而且还需要合理选择路堤填料的综合配比、含水量设定、填筑平整度和厚度等信息,通过优化这些信息来确保整个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堤填料选择的合理性。
        2.4给排水处理和强化改善过渡段
        在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建设中,道路含水量的增加也是路面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进行施工时,要重点注意含水量是否超标,要十分注意给排水工作的运行,在整个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道路过渡段的排水工作可以使用排水管,急流槽等,比如在对地沟进行填筑时,需要选择渗透性好的材料,又或者在后台的一些填方位置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排水的垫层。改善过度段在道路桥梁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要想合理的改善过渡段的设计,就要对设计图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样可以减少道路路基沉降的问题。另外在设计图的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图纸的绘画,要保证与实际情况相符。而且对于道路桥梁渐变段要保证设计合理,满足实际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若道路桥梁项目建设中存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缺陷问题,将很容易导致道路桥梁过渡段在长期投用下出现应力集中、基础沉降等问题,对上方行人、车辆的驾驶安全与行进效率构成威胁。因此,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当中,必须要采取出一系列的施工技术手段,对道路桥梁的路基强度、应力抗性进行强化,以确保道路桥梁的稳定性、长寿性投用。
        参考文献:
        [1]周明仕.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重点探寻[J].中国标准化,2019,(18):152-153.
        [2]宋宇泽.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106.
        [3]徐国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讨[J].人民交通,2019,(13):92-93.
        [4]李向阳.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3):251-252.
        [5]张东升.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