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融创颢腾房地产开发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变差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许多城市开始大力建造植物景观和园林工程建筑植物,以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城市环境,打造良好城市形象。此外,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当中,可以提升工程质量,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景观;设计;应用
引言
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新时代,人们更加期待投入自然怀抱,融入绿色环境,享受优质生活,必然会对城市景观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景观环境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缓解紧张情绪、疏解工作压力的好场所,集庇荫、观赏、组景、防护等多用途为一体的园林植物及其造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景观中,通过园林植物进行软化及修饰,不仅可以营造美观的城市景观,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态平衡、带动经济发展。因此,探讨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营造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园林植物的功能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功能是众所公认的。园林植物通过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粉尘、治理雾霾、减轻细菌污染、调节温度湿度,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土壤和水体环境的作用,进而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植物还可以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减轻噪音干扰。此外,随着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利用生态花沟技术,把落入地面和建筑物上的雨水引流到4木地的生态花沟中,利用园4木植物可以有效解决部分雨洪问题。
1.2营造景观意境
相比于城市建筑、铺装等硬质装饰,园林植物是最生动活泼的园林构成要素,是“景物—意境—情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具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泌人的芳香,千百年来,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和象征意义,一直是园林意境创作的主要题材。如青青翠竹、梅疏影斜,表现的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优雅;以松涛为主题,无锡惠山寺旁的听松亭,创造出了“万壑风声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的意境。在传统园林植物配植中,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2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充分考虑设计场地的适宜性
土壤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植物能否健康成长,因此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种植场地的选择,以尽量保持原有土地资源为基本原则,尽可能避免土地污染的情况发生。为保护当地土地资源,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当增加场地周围植物覆盖率,在选择种植场地的时候应当选择自然土壤上20厘米左右的位置,对表层土壤进行集中移动,同时对表层土壤上的杂草进行及时处理以避免杂草与植被抢夺土壤资源,除杂过程中应当注意杂草的清除不可使用农药残留程度较大的药物,可选用地膜包裹等方法来进行除杂,不仅可以保护土壤不被污染,还可以将杂草转变为植被的养料。
2.2合理扩大绿地面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建筑用地,但与此同时也缩小了农耕用地,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故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需合理控制建筑用地,实现绿地及城市规划一体,确保两者之间的合理性,尽量扩大绿地面积,以达到城市园林规划的相关规范要求。
2.3优化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扩大绿化面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和观赏场所,为此需要遵循低碳理念,在设计中需要对传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利用更多具有净化空气的植物,并且将绿化情况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指标,与人文元素结合起来,让城市园林景观具有休息和娱乐功能,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当中,还要考虑到土地使用率问题,不仅可以提升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还可以打造多层次的园林景观效果。
因此,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到绿化密度,科学设计种植模式,结合生态学理念加大本地乔木的种植比重,不仅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兼顾了低碳理念。
2.4充分考虑植物选材的科学性
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植物的选择标准。植物结构体系与碳排放量紧密相关,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当以低碳理念为基本原则,优先选择乡土进行种植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南方城市为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地理特点,可以以单性木兰和红毛山楠为植被首选,不仅充分发挥了植被的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特色。植物的性能与结构也是植被选择的重要标准,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到植物之间相互协调,避免植物因属性相克而出现死亡的情况,也可以选择速生品种与慢生品种相结合的方式。为保证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美观性还应当考虑到植物搭配的合理性,可以根据不同树种的大小、形状进行排列组合以设计出不同的图形,从而加强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
2.5确保搭配的合理性
针对城市景观而言,想要建立完善、健全的绿色系统,就需摒弃以往单一物种的选取,要根据园林植物的各自生态功能及特点等,合理搭配各类植物,起到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效果。如若将养分相同的植物进行组合,就会导致资源竞争现象的出现,影响植物的生长。故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需合理结合草本及木本植物,充分了解、掌握各类植物的生存习性、特点等,确保将相互适应的植物进行搭配,以维持绿色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合理搭配各类植物在改善植物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可进一步体现园林植物的艺术气息,将不同状态及色彩的植物进行结合,可促使城市景观效果丰富多样,以确保城市建设的生态性。
2.6园林植物强化边界引导空间
园林艺术向来反对一览无余的景色,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先藏后露的构图。运用植物强化边界,结合地形来营造、分隔、组织、引导空间,不仅满足了美观的需要,还能形成一定的领域感适应园林功能的要求。不同类型的植物空间具有不同的特性,可在不同功能分区中加以应用。如公园或庭院的人口处、自然式园路的交叉处,设计师常常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设置植物组团,使游人在不经意间视线被阻挡,然后再通过植物组团改变空间引导方向,而后逐渐展开园景。另外,将不同树形的植物巧妙搭配,不仅能表现植物的个体美,还能形成良好的林冠线,展现植物的群体景观。也可借助树种的构成以及地形的变化来表现、加强或减弱地形特征,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2.7重视养护优化措施
在城市植物园林景观中,随着大量苗木和花卉的生长,也会出现一些杂草,保证园林工程的美化效果,避免杂草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需要相关人员定期进行除草,进行人工除草通常可以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但是效率较低;如果进行药物的喷洒可以大面积除草,不过会造成植物表面以及土壤表面的药物残留。从低碳的理念角度出发,需要积极开发新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园林植被种植后加强施肥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部分植被由于其自身生长需要得到大量的养分补给,这时就需要做到定期施肥,并且肥料的使用也需要适量,避免对土壤成分造成破坏。
结束语
综上,在城市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植物搭配的合理性不仅有利于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且还可进一步节省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故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原则,在满足景观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植物配置方案,以充分发挥各类植物的生态功能,促进绿色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琳,牟小玲.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8(23):59-60.
[2]杜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探析[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04):71-74.
[3]杨淑梅.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87-88.
[4]张亮,肖芳.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8(22):120.
[5]张亮亮.浅谈园林景观规划中的植物设计原则[J].民营科技,2018(11):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