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时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便使建筑管理模式从二维向三维推进,促使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作为先进的管理工具,BIM技术可以为房屋建筑建设提供精细化管理平台,促使工程发展模式得到优化。因此,还应加强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以便持续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BIM技术;施工管理
1BIM技术及其应用意义
BIM技术实际就是建筑信息管理模型。将计算机技术当成是载体,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信息的三维创建,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应用BIM技术,需要将数据管理当成是前提,将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连接成一个整体,完成模型创建后按照对应流程实现各种信息录入和识别,使工程面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技术特点上来看,BIM技术具有可视性,能够以模拟建模形式实现建筑数据数字化展现。技术同时具有可信息化特点,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数据数字化处理,得到相应虚拟模型,实现信息化处理后使建筑设计、施工优缺点得到呈现,为方案优化提供依据。建筑施工管理为动态化过程,运用BIM技术进行信息动态集成和处理,能够提供具有时效性的数据,为工程管理提供支持。BIM技术具有便捷性,可以借助立体模型进行工程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帮助管理者尽快找到其中的问题。而建筑综合性较强,需要保证各环节设计的准确性,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完成建模,可以直观掌握相关资料,确保建筑设计贴近实际情况。在施工期间,通过模拟工程施工过程,也能完成各种隐患快速识别。此外,BIM技术具有高效性特点,能够降低设计中的错误率,实现有效沟通创建,继而使工程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2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在工程决策管理中的应用
不同于工业建筑或市政工程,房屋建筑工程需要大量投资,并且涉及因素较多,容易受气候、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项目格局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收益。因此在工程决策阶段,需要达到较高管理水平,以便使工程建设面临风险得到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在工程决策管理期间需要开展详细调查工作,确定项目所在位置水文、地质、环境等条件,完成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面临一定工作困难。应用BIM技术,能够通过GIS等各种建筑业应用软件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并且对工程所在位置水文地理情况进行模拟分析,掌握各种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工程建设具体情况进行模拟,能够以三维立体方式进行工程周围环境的展示。在实践工作中,通过完成BIM技术框架的构建,加强数据接口实现和信息交互,实现IFC文件导入和导出,能够实现多重访问系统开发,运用CATIA、3DSMAX等软件完成BIM模型创建。借助数据库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存储,完成数据平台的建立,实现数据集成与可视化展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决策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不同模块的选用,使工程相关信息得到全面展示,为项目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应用BIM技术实现施工环境的模拟,并对建筑物结构、形状进行分析,能够使相关因素作用得到全面展示,继而为正确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2.2在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如水电、建筑、消防等,应确保各专业参与到设计中实现群策群力,以便为工程后续建设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应用BIM技术,能够完成信息平台搭建,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使各环节设计得以在一个模型中融合,从而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冲突和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借助平台,各专业可以进行设计图纸和数据信息共享,并在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数据相互连接,确保各专业在交叉作业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上,运用BIM技术能够使工程场地和结构布局得到直观展示,为工程建设情况预测和研判提供支持,确保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布局产生深入了解,以便使建筑设计能够与各方面相互契合。应用BIM技术实现结构分析,能够完成建筑荷载预测分析,并通过配筋计算确定结构整体性能否达到要求,从而为工程建设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实践工作中,应用RevitAPI软件,可以实现建筑结构性能分析,确定建筑结构与环境间的对应情况,及时发现建筑设计存在的缺陷,促使建筑设计质量得到保证。在建筑水、电、煤气等管道设计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实现碰撞检查,有利于设计错误的发现,确保建筑管理得到合理设计布局。联合采用第三方设计软件,可以实现房屋建筑工程可视化设计,对设计参数进行一一确定,并实现类型参数定义。根据各参数之间的关联,实现各个参数的优化设计,能够保证每个参数变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此外,在工程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可以对工程建设成本进行分析,为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依据。
2.3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施工管理,能够消除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实现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动态监管,使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运用4D技术完成施工模型的建立,管理人员能够对材料、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从而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保证现场施工作业能够顺利开展。在各阶段施工作业开始之前,运用模型完成设备、结构、管线等关联施工图的核对,能够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错误,并通过修正保证施工进度得到提高,同时减少工程施工浪费,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应用BIM技术能够利用4D模型进行建筑、设备、构件和施工进度等信息的展示,确保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联合使用BIM技术与RFID技术,能够完成危险识别系统建立,对施工期间风险因素进行预先识别。利用BIM技术对不同工作面、操作空间等进行动态模拟,同时实现现场各类冲突的静态检查,能够实现施工空间优化,对现场作业进行合理安排。在施工进度管理上,可以实现3D图形的动态展示,然后采用编辑器和工序模板实现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对比分析。运用BIM技术实现资源管理,能够完成物力、人力、财力等资源的统计分析,并实现节点或工程量的自动计算,找出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继而为进度调整提供依据。在工程施工期间发生设计变更时,应用BIM技术能够根据2D施工图重新完成构件工程量计算汇总,并以报表形式显示变更带来的经济损失,为施工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在BIM平台上,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各单位可以进行施工过程监督,确保工程管理活动得以高效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BIM技术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创造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加强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决策、设计和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确保技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使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梁雪婷,付小微,伍珂亿.BIM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13):172-173.
[2]潘健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