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期   作者:赵振平
[导读] 众所周知,问题是课堂提问的载体,也是体现出课堂教学重点的途径
        摘要:众所周知,问题是课堂提问的载体,也是体现出课堂教学重点的途径。高效的课堂需要拥有有效的问题设计,在课堂的提问环节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掌握到相应的学习重点。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不管是提问的方式还是问题的内容,都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问题
        引言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是很多教师都会进行的教学环节。作为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模式,还需要重视对课堂提问环节的把握,创新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课堂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对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问题设计入手,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思维
学与思的结合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观。学习最重要的用途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学中的问题是连接学习和思维的桥梁。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阶段并不受学生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也不够高。课堂问题的而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将逻辑、理性和情感结合在一起。现在最符合其描述的课堂操作是通过提出有效的问题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的问题设计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来说内容会枯燥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高。所以在提问的环节中,有效问题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内容的丰富程度也会使得学生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生才会愿意思考问题中的信息。同时,有效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气氛。因此,从而获得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提出有效的问题来思考,从而逐步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是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这将导致一种知识状态,这种状态仍然悬而未决,必须解决,以便他们能够深入和有意识地思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提问设计良好的课堂互动环节,完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逐渐培养形成问题意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
1.提升提问技能
在《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在提问环节中展现,需要教师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进行设计和相关的调整。所以,为了提升课堂有效问题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提问技能,要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问题有技巧的跑出来,尽力想象学生的各种反应,以便充分利用这种情况,根据不同的答案恰当地提问,或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第二,提问的类型、数量和时机,如那些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问的问题,应考虑何时以及如何提出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第三,在设计问题时,我们应该善于充分利用情况,注意逻辑性和层次性。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要重视分层提问,问题的难易程度要从简到难,既要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又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准确的理解。
2.全面掌握学生学情
为了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提问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个班级中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在大多数问题难度适中的情况下,对学生在不同情况下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特点,每个班级都会有各种个性的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利用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使教学问题更流畅;面对内向的学生,教师应该为他们的提问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在课堂上发言的热情。
3.合理运用课堂时间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在"道德与法律"课中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教师还应该花足够的时间来评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从而在不断交流和互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在前面提到过,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训练他们的思维,以免问题流于形式。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通过讨论话题来介绍新课。通过分享深化文本主题、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差异,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改变主题的情况下整合和选择这些栏目,根据学习情况修改活动,改变教材,提高课堂效率,用教材代替教材进行教学。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自身的提问技巧,对提问的内容和提问的方式进行创新。同时,教师还要全面掌握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并且要合理运用课堂时间,掌握好课堂的提问时间,要让提问环节起到最大的作用,才能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建国.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之我见[J].农家参谋,2020(12):199.
[2]鲍忠富.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索[J].名师在线,2020(12):85-86.
[3]康全周.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发挥[J].才智,2020(10):114.
[4]金祝余.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才智,2020(09):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