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模块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期   作者:谢东红
[导读] 单元模块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紧扣单元主题,把数学相关知识连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摘 要:单元模块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紧扣单元主题,把数学相关知识连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作用是能够以单元为核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本文旨在对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进行初步分析和研
究,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单元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单元模块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数学素养以及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的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推动新时代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单元模块教学特点分析
(一)关联性
        关联性是单元模块教学的主要特点。通过单元模块教学,教师可以把讲过的数学知识提纲挈领,整合归纳。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在单元模块式教学中,老师要全面了解每个单元模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各个单元难点和重点知识凸显出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化和系统化,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整体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点的单独解答。这使得各个数学知识互相独立,缺少必然的联系。学生的数学思维缺乏整体认知,无法全面把握数学内容。单元模块式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将数学知识点充分结合起来,构建一
个数学知识网络。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三)计划性
        在单元模块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模块。这个模块从整体教学内容上对教学进行编排和布局。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对每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的了解
        单元模块教学相比单一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要求较高。因此,全教师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是决定单元模块教学下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教师可以把前面
学过的“千克与克”“分米和毫米”“厘米和米”等知识进行整体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通过几道题检验一下学生对“千克与克”“分米和毫米”等知识点的了解情况,加深学生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为单元模块教学做准备。之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按照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单位的划分方式把学生以前的知识串联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整体知识框架。


(二)注重对课堂的改进
单元模块教学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陋习,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组织课堂,启发学生,关心学生,耐心引导学生,才能保障单元模块教学的成效。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首先在黑板上给学生出几道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算术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的学生算了几道题都错了。此时,教师不应该不管不顾地讲下面的课程,更不要歧视学生。教师要停下来,耐心地再讲一遍,提醒学生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接受起来就不会吃力。有些教师在单元模块教学中兴趣不大,每次遇到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不熟悉时,认为再讲一遍会浪费时间。教师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师对旧有知识点的讲述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大大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认识。数学是一门
各个知识点联系紧密的基础科学。其实,它没有新旧知识点之分。新知识点包含这旧知识点,旧知识点启发新知识点,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教师只有用这种辩证的认识数学教学,才能推动单元模块教学的发展。
(三) 合理把握教学节奏
        虽然教学当中教学方案已经设计好,但也不能保证方案的设计能完全的发挥出其实际效果和价值,教学当中教师仍然要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教学,但无法保证教学效果能完全的在预料之中。因此对于教学当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能正确的把握好教学节奏,从而为教学的模块式开展提供保障。同时教师需要做到能对教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并且能不断的总结经验,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其中,并对一些知识进行删减。这样 一来能更加 灵活的处理好
每一个模块当中的内容和知识点。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一节教学当中,很多学生都认为长方形顶点应该是角。为了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拿着长方体的模型来告诉学生们长方形的顶点是三条边相交而形成的一个点,与角的概念之间是不相同的。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注重对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单元模块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单元模块在课堂中展现的数学知识比较多,调动学生的思维也比较密集。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认识如何?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怎样运用?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一步整合与归纳?这些问
题,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评价中加以认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积极性进行客观评价。小学生数学基础不足、整体感知欠缺,数学思维有待完善。教师如果忽视教学评价,那么,学生就会在单元模块教学中迷失方向,
思维混乱。尤其是后进生和中等生,教师更需要做好评价和总结工作,让单元模块教学顺利收尾。这是教师必须要重视之处。
三、结束语
        总之,单元模块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具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对数学教学的创新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单元模块教学,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双艳.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模块式教学的实践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36):186.
[2] 刘家珍.小学数学单元模块式教学的实践性思考[J].亚太教育,2016(0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