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咨询技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1期   作者:王光芝
[导读] 班级管理没有定法,只有摸索前行
        摘要:班级管理没有定法,只有摸索前行,慢慢感觉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悄然运用了一些心理咨询技能(团体辅导、树木画、意象对话、沙盘游戏),以她为媒介,使得沟通变得融洽、情感变得柔和、人际变得顺畅,整个班级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身心健康,彼此之间传递着正能量。
        关键词:心理咨询 ;班级管理; 运用
一、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会说:“你看,她有心理疾病,去做心理咨询了”,使得即使有心理问题的同学也不敢走向心理咨询室去求助,哪怕一个人扛着心理困扰而备受煎熬。
        团体辅导成功的避开了别人的偏见,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的进行团辅活动。新生入校后,我就启用了团体辅导为整个班级的同学进行心理服务。早教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有绘画、音乐、舞蹈基础,借用他们的资源进行团体辅导较为容易,比如:在中秋夜的晚上,大家吃过我带来的月饼,我给熄了灯,不断鼓励各位同学滑向教室这个大“舞池”,在同学们舞动的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她们出场的音容笑貌、舞姿、与人的交流等层面对参与者的个性特征有了个初步的认识,而且不为她们所觉察,为后来选举班干部提供了可靠信息。当然也可以运用“我画我心”、“我的歌我来唱”、“心理游戏”等方式开展团体辅导,以便激发同学们的潜能、加深对同学们彼此的认识。
        一个人是通过团体得以成长的,家庭、学校、工作圈、人际圈这一个个团体的经历,让我们得以社会化。团体构建如果合理就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潜能,传播正能量。但是在一个团体中,如果彼此之间没有认同感、没有凝聚力、没有规则意识、没有角色责任的话,就不能启动团体的动力,就会出现“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相互依赖的懒散现象。为了规避班集体中这种懒散现象,开学之初我就和班级所有成员协商如何分配教室、宿舍、环境卫生等事宜,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角色各异。正是运用了团体辅导的理念,激活了班级每一个成员的心理原动力,我们都知道,改变一个人很难,但是改变这个人所处的环境较为容易,环境改变了,这个人也会做出自我改变。
二、绘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潜意识支配的,“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老师,我不是故意的”、“老师,我忘了”看着一双双懵懂的眼睛,我决定在我们班级通过绘画咨询技能来解答她们的心理困惑,因为绘画可以把同学们潜意识的心灵图像采集出来。
        对于早教专业的同学来说绘画没有问题,绘画完毕,首先让同学讲述自己画面的故事,我作为一个有同理心的倾听者很快就融入到同学们中间,每个人都想分享自己的画面故事,个别内向的同学投来求助的眼神被我捕捉到了,我悄然走到这位同学身边,她低语“老师,你怎么知道我想让你过来呢”,我说:“是你让我读懂了你”,由于老师的良好觉察力使得这位内向的同学受到了额外的关注,从此开启了她努力自我改变的新征程。
        讲画面故事容易,读懂画面的潜意识语言难,更难的是如何让潜意识的语言被看见,被看见就是潜意识语言意识化的过程。比如:树木画画面的大小、画面在纸张中的位置、有没有倾斜、下笔是否用力、横向用纸、纵向用纸等都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有的同学树木画画在纸的右侧靠下意味着潜意识的停滞、混乱和否定,这种同学就得启动她的心理能量;有的同学树木画的树冠、树干、树根三个部分比例不协调,说明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发展不平衡,超我太大,这个人生活很压抑,本我太强这个人活得很自我,旁若无人,这有三者均衡才能健康成长;有的同学画的樱桃树、柳树、松树,引导她们说出自己的树优缺点,她们就有了初步觉察;有的同学画的树树冠呈放射型,树叶不在树枝上,不在树枝上的叶子是没有生命力的,落叶代表情绪低落,这就值得好好关注了,可以和画者聊一聊“近来,有没有让你情绪低落的事件发生吗?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解读画面,很多同学对自己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重新认识,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己都不理解的行为有了拨云见日的通透感,但是要想彻底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很多现象(结果)都是成长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原因)积累起来的。


三、意象对话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意象也是探索我们潜意识语言的方式之一,意象非常神奇,蕴含着大智慧,深入你的潜意识,帮你倾听内心的声音,引领你更好地了解你自己,了解他人,在意象里能够看到最本真的自己,和意象里的自己对对话,启动你原始的心理能量。
        在开学不久,我就给我们班做了一个“草原动物”意象,当然也有几个同学有阻抗或太理性没能进入意象。在这个意象中,有的同学看到了小白兔、长颈鹿、狮子、麻雀、马、京巴狗、蛇、松鼠……在分享自己的动物时大家都很开心,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在纸上画出看到的动物,然后写出这个动物的优缺点,自己能接纳的地方划对号,不能接受的地方划错号,并写出不能接受的原因,最后要求同学们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和自己看到的动物再见一次,闭着眼睛,和它对对话,盯着不能接受的地方慢慢待上一会看看有没有变化,第二天有好几个同学告诉我,昨天不能接受的地方现在不反感了,这就是自我接纳、自我成长。在这个意象中大部分同学都很能接受自己看到的动物,很包容、很接纳、很平和,根据各位同学意象中的动物的大小、和动物的亲和度,我们也能看到同学们心理能量的差异和自我接纳度,这可以作为确定班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激发同学潜能,悦纳自我时,我带着大家做“看镜子”意象、在探索同学们人际交往状况时,我带大家做了“篝火晚会”意象、在探索原生家庭关系时,我带大家做了“蒙古包聚会”意象。每次做意象我都让同学记下看到的人物或动物,让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人物或动物汇聚在一起,启迪她们看与自己的联系,觉察更真实的自己,慢慢有很多同学喜欢上了意象对话。
        人的心理百分之九十五至百分之九十八来自潜意识,精神世界的宏伟壮丽堪比夜间洒满星斗的天穹,能与心中的宇宙等同的只有外部的宇宙。因此,从潜意识层面做学生工作更是曲径通幽。这种工作路径减少了同学们的心理防卫,消除了虚假信息。
四、沙盘游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沙盘游戏是一种非语言交流的心理疗愈工具,在塑造沙画的过程中潜意识语言的自然流露和外在呈现,对于认识自我、认识与他人的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的班级有很多同学是沙盘社团的成员,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来体验沙盘的神奇魅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沙盘体验中,每个同学都受益匪浅,从他们的沙画来看,心理较为健康,没有抑郁等症状呈现。我们知道抑郁患者的沙画是荒芜的、没有生机的、退缩的,沙盘游戏让他们被看见,防患于未然。“奈何生活风云变幻,有时候,我们咬牙走了很远的路,有时候,崩溃也就在一瞬间”这是抑郁患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即使有抑郁症状,通过沙盘游戏呈现出来、讲沙画故事的时候倾诉出来、还有来自他人的关注关爱,抑郁情绪也会慢慢化解。
        沙盘游戏可以做个体,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种工具,小组更有功效。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能是我们成长的镜子和容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与平时不太一样的自己,看到平时不太注意的自己的那一面。在分享沙画故事的时候,组内成员的分享总会击中彼此一块柔软的地方而产生共鸣,陪伴师及时引导同学们感受此时此刻的感受,给同学们不断创造觉察自己的好机会,进而唤醒沉睡的潜意识部分,重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结语:
        在近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时刻关注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不断做思想政治工作,但发现这种方法对个别同学收效甚微,于是改变路线,从心理咨询技能上下功夫,从潜意识层面和同学们进行工作,切磋交流,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她们的心灵,发生了自我改变,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我要利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调动同学们沉睡已久的潜意识的巨大动力,激活她们成长过程中因创伤而停滞的心理能量。班级成员心灵彼此碰撞, 激活了心理原动力,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阳光的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即使有行为不端的同学也会慢慢做出自我改变的。班级管理的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工作永远在路上,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升华。
   参考文献:
[1]朱建军.《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01.
[2]苏健.《意象沙游》.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12-01.
[3]张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12.
[3]罗兰.米勒 丹尼尔.铂尔曼《亲密关系》.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