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识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小学教育在对于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影响。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育流程中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数学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中检测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积极完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授课形式,提升授课质量与效率对于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战略性的重要意义。而本文将结合资料调查、课题研究以及授课经验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提出探究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前言:解决问题作为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的有效措施,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探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引导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提升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能够直接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其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巨大影响。身为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究有效地解题措施,创新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与准确性,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运用数形结合、策略并重、辅助教学
数形结合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教学思想,将画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融入到解决问题教学中,丰富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在应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小学生本身心智便尚未发育完善,同时数学本身便具有逻辑性强以及抽象性等特点,学生在面对繁杂且抽象的数学公式与定理时,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学生对知识并未熟练掌握,自然无法将之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同时一些学生在审题时往往也会出现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并不理想。而数形结合的思想融入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其通过画图辅助的形式,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通过画图也能够明确的将题目中的关系梳理清楚,令题目内容更加的直观易懂,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与准确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例如:学生在面对“小红与小明家相距12km,两人同时相向出发前往少年宫,小红步行速度4km/h,小明骑自行车,速度是小红的3倍,小明多久能够追上小红呢?”面对这一问题,学生乍看之下有些复杂,不知从何处入手。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形式来帮助自己解题。学生可以画出一条线段,将小明与小红的起始点以及两人相遇的点标注出来。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小明比小红多走了12km,同时通过计算,小明比小红的速度要快上8km/h,因此,多出的距离除以快出的速度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时间,即:12÷8=1.5(h),小明在1.5个小时后与小红相遇。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迅速地梳理清楚题目的脉络,进而快速准确地进行解答。
二.运用假设、作图、枚举等策略理念探究教学
假设思想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解题思维之一,在面对存在着多种错综复杂数量关系的相关习题时,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其通过将习题中的某一条件假设为已知条件的形式,能够有效地简化其中原本的复杂关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题目中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以作图、枚举等策略,探究教学,有效辅助学生迅速寻找到解题思路,准确地进行解答。假设思维的融入,能够在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时的速度与准确性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假设思想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鸡兔同笼的问题。例如:在“一个笼子中有鸡和兔两种动物,这两者一共有100只,而脚的数量一共有248只。请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这一问题中,鸡兔的数量、两者脚的数量以及鸡兔脚的差别等等,数量关系十分复杂。这时学生便可以利用假设思维来简化习题的难度,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将笼中的动物全部假设为鸡,那么100只鸡共有200只脚,题目中的248比其多48只脚,同时兔子又比鸡多两只脚,所以兔子的数量应为:48÷2=24只,那么鸡的数量为100-24=76只。而在另一习题“某一养殖场中有鸡56只,鸭24,鸡一月产12颗蛋,鸭一月产11颗蛋,问鸡鸭一月共产多少蛋。”正常算法为:56×12+24×11,但利用假设法将鸭假设为鸡,因鸭比鸡少产一颗,可得:12×(56+24)-1×24=12×80-24=936颗,这一题中学生通过假设法有效地降低了计算的过程以及难度,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计算速度,降低因计算失误而出错的概率,提升了解答的准确性。同时这种利用假设法降低难度的解题思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数学思维,对其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小学数学是数学中的起始阶段,解决问题探究力求生活化,数字化,教学策略有列表法、假设、画图、枚举、替换、转化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这一阶段中所积累的理论知识、探究策略以及数学思维模式对其之后的数学生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对于这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解决问题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大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提升解决问题教育的质量与效率,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促进其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慎发.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926-928.
[2]刁杏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3):80-81.
[3]梁佑英.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J].科技风,2020(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