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土地基区域一般土壤深,且土壤颗粒大,存在大量的空间和自然水分,土层结构承受能力差,如果直接在这种土壤方面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不安全的软土地基,将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必须结合软土地基的特点,科学地设计施工方案,全面优化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在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建设,优化综合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确保基础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我们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科学把握施工的要点,提高施工技术,搞好质量检验。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建设,为了全面优化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加强基础结构,应该首先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计划,施工准备工作都应该做好,施工现场应全面探索,和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应该严格检查。目前,完成基础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做好地基基础处理工作,重点优化基地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水泥稳定碎石骨料中的石灰含量,注意改善白土的压实度。二是做好路基排水工作,以保证施工水和雨水的顺利排放,保持路基的稳定。三是完成地基边坡表面处理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加强软土地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有必要考虑全面的雨雪侵蚀造成的基础因素,采取科学的护坡措施,如种植植物绿草和其他植物为基础,以减少雨水侵蚀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强护坡的效果[1]。
2、科学把握施工要点
2.1 做好土方开挖工作
在土方开挖过程的基础上,首先要正确选择有效的挖掘方法,进行实施测量和操作,为在软土地基施工土方开挖提供专业的保障,开挖质量和基础性能,避免不利影响,全面消除软土。其次,铺平道路建设应该根据指定的要求进行,注意科学使用推土机、平地机,提高土方开挖的效率,在施工内容细化的基础上,有效地完成土方开挖作业计划,避免影响结构稳定性和道路桥梁工程应用的影响等。
2.2 科学填筑片石集料
在填充碎石的过程中,应选择抗压能力在30 MPa以上,中间厚度大于15 cm的碎石。在块石骨料填筑前,应选择施工区域200 m范围内的断面进行试验填筑,以测试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判断施工机械设备装配协调是否稳定。石骨料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推平处理,以保证基础厚度和平整度满足标准要求。整平工作完成后,应使用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以提高土的密实度。地基应注意压实平整,如果在铺设过程中不按照要求控制每一层的铺设厚度,整体铺均匀性不足,和表面的道路桥梁建设后将出现明显的波动,这将影响到表面平整的道路桥梁工程。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铺设前的技术交底,应尽量保持基础平面的平整度。
2.3 基础夯实要做好
在软土地基进行压实作业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夯实机,摇摆大约10 t夯到6 ~ 25米高度自由落体,将有效的基础影响夯石头使土壤内部裂缝不断的结合,防止内部发生裂纹的原因造成气体和水溢出,整个路基可以实现强大的关闭状态,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保持路基内部土地较为致密的状态,同时保证路基的整体形体能满足相关标准。
2.4 优化基础处理方法
目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填充加载处理、抛石压实处理和注浆处理[2]。其中,施工人员必须填满负载处理方法基础灌装工作,填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先对表面进行清理,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行业标准一定深度的表层土移走,形成梯形的设计形式,填土的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在完成一层填土,要求实际填充宽度比设计图纸宽30厘米。然后,对地表的平整度、边坡坡度和基础宽度进行逐一校核,确保相关数据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高了地基的整体平整度。施工现场土壤较湿时,按设计压实标准进行2%~3%的压实。下床填料施工过程中,采用轻压实标准,根据实际施工要求提高填料性能,增加土中生石灰的实际用量,采用新型吸水材料进行加固。为了使路基达到更好的压实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要求冲压次数达到30次以上,同时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最佳水平。边坡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保持匀速,防止施工车辆沿路堤滑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表面褶皱,必须实施二次背压以保证整体平整度。抛石压实法主要用于处理靠近河流湖泊的软土地基。这些软土通常位于水下,不易变形。因此,应采用抛石压实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地基上填充砾石集料,用适当的外力挤压砾石集料,进而挤压地基中的淤泥。淤泥挤出后,应在基础表面覆盖标准厚度的细砂。在特定的抛石过程中,当石块表面出现时,要用小颗粒石块填充缝隙,并进行碾压。灌浆处理是应用电化学和喷粉原理,将水泥砂浆精确灌注到软土地基细缝中,以改善地基的性能,提高地基结构的强度。
3、改进软土地基施工工艺
要保证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必须注重提高施工工艺。目前常用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有钻孔桩技术、碎石桩注浆技术、充填置换技术等。这三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先用钻孔机钻孔,然后通过固定桩位进行高压灌浆对路基进行填土。碎石桩注浆技术的施工步骤包括四个步骤:一是确定桩位;二是输入砾石集料;三是采用低压注浆法充填水泥。四是高压灌浆应在水泥初凝后进行。充填置换技术是在施工过程中,先挖出所有软土层,然后用砾石、砂土、石灰和矿渣填实[3]。
4、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软土地基初步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综合质量检查,认真检查整个基础结构的质量。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返修,做好返修和质量检验工作。同时,应规范施工作业流程,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5、结束语
为加强道桥软土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应注意设计最好的施工方案,准确控制施工技术点,在土方开挖过程的基础上,正确有效的选择和使用,为土方开挖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加强提供了专业保障;科学充填碎石骨料,压实基础结构,结合具体施工条件,正确选择土压处理、抛石压实处理和注浆处理;全面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做好基础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广泽.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73-74.
[2]亢春霞.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智能城市,2020,6(12):207-208.
[3]王琦.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J].居业,2020(0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