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信息技术在装配式条板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房敏
[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创造了有利条件。BIM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装配式建筑设计、运维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和装配式构件生产的价值,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BIM信息技术;装配式条板建筑;应用
        1引言
        BIM技术作为当下建筑行业较热门的管理技术之一,已经受到各个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而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规模的日渐扩大,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日渐提升,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引入BIM技术,让建筑施工管理具有可视化、模拟数据化等优点,可有益于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2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工程概述
        2.1BIM技术
        在20世纪开始利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当中利用BIM技术,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BIM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BIM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也可以创新建筑施工方法。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利用,主要是利用三维信息技术,建立建筑结构的施工模型,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体化,保障整体施工效果。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协调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发挥BIM技术的可视化和协调性以及模拟性。
        2.2装配式建筑工程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显著的特点,需要在车间生产建筑构件,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直接装配和组装,安装完毕后通过浇筑混凝土,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装配式建筑类型比较丰富,包括板材和砌块以及盒式等,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具体类型,从而适应周边的地理环境。利用装配式建筑工程,通常需要预先制造大部分的构件和原材料,为此装配式的施工周期比较短,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小,根据用户需要,可以随时改变建筑构件,实现建筑施工的模组化。装配式建筑现代化水平比较高,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建筑有效结合,能够促进整体建筑工程的发展。
        3装配式条板建筑的现状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旨在工厂预制建筑构件,然后运输到现场拼装成型的建筑。以其装配化程度而言,从低到高可分为框架轻板建筑、PC大板建筑、盒子建筑。装配式条板建筑属于框架轻板类,其采用型钢框架作为装配式房屋的受力体系,将新型水泥基保温复合条板通过自攻钉固定在框架结构上,将整个钢框架包裹而成。由于采用水泥基的墙体做填充,增加了房屋整体的刚度,很好的解决了市场常见的“薄壁型钢蒙皮式”轻钢密助房屋在受强风和冲击荷载时发生震颤,以及石膏板墙皮居住中容易被“捅”破的问题。同时,模具可重复利用。所以相对于其他建筑,钢框架条板建筑减少了模具成本分摊;条板运输时空间利用也更充分;布置灵活,在有多样化、定制化、小批次、构造复杂要求的市场上更为适用。然而,由于该体系非标准板种类过多,常规设计中,人工工作量巨大,在工期要求紧张的情况下,采购人员会以经验值估算采购,所有标板运输到现场,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裁出非标准板安装。而大量裁板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工料浪费、产生固废粉尘及噪声的污染。所以现阶段的装配式条板建筑也存在不足之处,急需改进。
        3.1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制定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本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工程预留构件、流程,由此需要全面参考建筑构件的类型、质量、规格等参数,并通过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来解决设计阶段出现的数据问题。

引入BIM技术之后,可凭借BIM技术的三维模型系统,对建筑构件各方面数据信息进行建模,并最终以图纸形式呈现在设计人员面前。根据图纸直观反映出的数据信息,设计人员能更好了解建筑构件的各个参数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并为后期构件安装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可借助BIM技术中的“触碰检查”功能,通过输入各个专业施工流程、工序,来寻找不同专业可能出现矛盾的地方,以此减少触碰发生率,更好实现各个专业领域施工的协调与管理。
        3.2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施工阶段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极为关键,也是装配式建筑控制施工成本、改善施工质量的核心环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中应用BIM技术,集中体现为它的模拟仿真功能。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到较多的连接安装、吊装施工等工艺,对施工机械化作业要求高,施工安全的标准也更严。在安装施工阶段,可借助BIM技术对建筑构件吊装过程的仿真模拟,提前校验建筑构件安装位置的准确度与可行性,以确保吊装施工流程更加完善,并确保吊装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性能,让施工现场的道路规划情况、机械安装情况以直观画面的方式呈现在施工人员面前,有效防止返工与资源浪费,缩减施工成本。此外,为实现“三控、两管、一协调”的施工管理目标,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入BIM软件系统,可便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及调整施工计划,促使施工管理流程更加协调。
        3.3装配式建筑维护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阶段,通过BIM技术的模拟仿真功能,还能及时发现施工图纸的设计缺陷,及时调整与完善。同时,借助BIM技术的模拟功能可全面获取现场施工材料与设备的使用状况。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材料及设备的耗费情况,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机械耗费来控制施工成本,优化造价管理效果。凭借BIM技术的三维模型、模拟设计等功能,可让装配式建筑的运营与维护过程在可视化的技术帮助之下达到更高的信息化水平,以此便于运营与维护人员更科学、更合理管控建筑设备与资产,让装配式建筑的项目效益得到有效保证。
        3.4在节能环保中利用
        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通常是高空作业,不利于保护环境,还会隐藏巨大的安全隐患。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三维模拟整体结构,通过地面安装,集中处理产生的污染物,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可以优化噪声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施工中遇到的危险因素,为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装配式建筑工程利用BIM技术,能够动态模拟工程实际情况,有效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且向模型中反映危险的影响范围,帮助施工人员明确安全事故的区域,提前准备施工措施。
        结语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进而摆在人们面前的实际问题已经变成了怎样才能全面高效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怎样才能更快的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化,实现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已经变成建筑业发展的总方向。
        参考文献:
        [1]白庶,张艳坤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建筑经济,2019(11):106-109.
        [2]董苏然,许晓文,付素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建设科技,2019(03):37-39.
        [3]张璐薇,关瑞明.BIM技术发展及其建筑设计应用[J].华中建筑,2019(11):52-57.
        [4]潘志华,陈国瑞,李东旭,等.现浇泡沫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J].新型建筑材料,2020,31(1):4-7.
        [5]杨长辉,王磊,田义,等.碱矿渣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35(2):555-5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