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站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本文重点针对建筑产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且提出了政府监督工作的相关实施要点,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管理;政府监督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高空作业、立体交叉式作业,并且还存在诸多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来回走动,经常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问题,对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行业出现的人员伤害事故非常常见,相关工作单位以及政府单位针对建筑业安全管理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建筑工程单位必须要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措施,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安全防护环节加以落实,以此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对于政府单位来讲必须要发挥出自身的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对各大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落实状况进行周期性监督和管理,对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必须要及时进行整改,有效实现建筑产业的安全高效化开展。
1.建筑业安全管理策略
1.1综合治理
在建筑产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政府工作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需要依照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施工当中的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原材料、施工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问题加以充分重视,同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点加以明确,要建立起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方案,通过建立起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及组织框架,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恒高安全性。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施工现场的隔离防护、连锁装置以及紧急停止自动装置等设备的使用,最大限度上防止意外事故问题的产生[1]。
1.2加强人员安全工作态度
对于政府工作单位来讲需要发挥出自身的良好监督工作效果,派出专业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加以了解,要对工程施工单位的总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项目经理、施工工长,以及基础施工人员到安全行为状态加以了解,并且需要深入到工程施工现场,对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必须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和处理,防止出现严重的工程施工意外伤害事故。在此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一些隐蔽区域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彻底检查,对于一些容易受到忽视的安全防护工作必须要加以落实,避免出现马虎大意以及得过且过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心态。
1.3完善法律管理条例
安全法制主要指的是运用立法、执法以及相关法律监督机制,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强制实施,要充分遵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故,频率相对较高并且存在很多相同的安全事故反复出现,相关执法单位没有针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在安全监督检查当中存在应付了事的工作心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
要想充分实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法制管理,需要对现存到安全法律管理机制以及相关法规内容加以完善,对其中存在的不全面不配套,以及执法主体与流程不明确等问题进行充分解决,有效凸显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制性以及可操作性。要配合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单位,有效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有效对应相关法律管理条例,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漏洞加以完善,要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工艺、工程施工材料设备以及环境卫生等相关内容进行合理操作,建立起一种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安全法律规范体系[2]。
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讲,必须要具有权威性以及公正性,要充分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廉政高效,同时还需要对各级管理工作部门以及监察工作部门工作进行评价,要有效调动起相关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态度,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必须要做到依法行政。除此之外,政府工作单位还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条件,以及更加成熟的社会市场发展机制,要充分保证建筑企业处于一种安全的管理工作环境下完成工程建设与施工。
2.政府监督工作开展
2.1强化安全监控
强化监控工作主要指的是政府单位,需要对建筑产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周期性监督和管理,重点包含了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执法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程度,对其中的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整。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漏洞以及法律机制等进行有效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强化监控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贯穿在预测和计划工作当中,要有效实现检查和执行的双向工作管理模式,将建筑安全管理有效融入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当中。从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安全事故可以看出,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管理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所造成,显然要想有效做好建筑产业的安全化管理,必须要充分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有效加强安全管理监控,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建议和意见:
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建立起一支统一执法的工作队伍,并且对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以完善。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地区相继成立了关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单位,其中包含了独立存在形式,也有多个工作单位联合工作形式,有隶属于建筑工程主管单位,也有隶属于非建筑工程主管单位,整个经济的来源不够明确。通过建立起全国统一化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单位,建立起一支懂技术、懂法律、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安全管理执法工作队伍,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3]。
2.2强化现场监督管理
政府与监督工作单位需要制定出更加科学严谨的检查执法以及相关监察工作流程,各级工作人员需要做到依法行政,对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还需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性施工行为进行纠正有效,保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因为,安全管理工作重点表现在施工过程中,而不是竣工完成之后的整体形象,因此在整个施工安全评比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的落实程度进行比较,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建立起建筑工程安全专家数据信息库,通过当地建筑产业协会作为引领,挑选各地区的相关建筑工程专家,通过分阶段、分批次的对各个建筑工程进行逐一质量检查和评定,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效果良好的企业单位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对于一些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落实到建筑工作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批评,以此从根本上落实建筑产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内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4]。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工作单位的相关工作职能,要有效保证每一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优化,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推动我国基础产业不断朝着更高目标上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健平,时建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江苏建筑业安全管理历程回顾与展望[J].建筑安全,2020,35(02):50-55.
[2]张靖,田杰芳.基于DEA的建筑安全效率评价及曲线拟合预测[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04):55-61.
[3]李宏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4.
[4]汪长礼.基于因子分析的建筑业管理者安全行为维度的实证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