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陈海涛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海涛
[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整套建设体系正在科学部署,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正在逐步过渡,新型的“多规合一”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东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5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整套建设体系正在科学部署,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正在逐步过渡,新型的“多规合一”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结合历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实施常见问题,统筹空间规划行业布局,本着“先布棋盘、后落棋子”的技术路线,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综合考虑,做好归纳总结和完善,提出探讨性的规划建议,为保障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推广绿色生态环保型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尽微薄之力。现结合具体研究,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型发展建议,共享给相关人员探讨。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引言
        在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阶段,要按照已经规划的方案对土地资源合理使用,通常包括教育用地、生态绿化用地地、工业用地等。要能够提高各种规划用地的利用水平,则需要针对各类土地用途融合使用方法对其合并,从而形成综合的运行体系能够提高对于国土空间的使用水平。
        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现状
        1.1类型多样、自成体系
        我国不同类型的规划达到了200种,其中依法律编制的有大约80多种。类型繁杂的规划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在编制、审批以及实施操作上,为其建立了不同的管理体系,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在实施阶段,“多规”衔接复杂,进而影响了城乡规划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问题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是非常典型的。总体来说,规划主要被分为两种类型,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又被分成两种,建设开发和资源保护。目前已存在的空间规划大多依照的是所属部门的管理特点,从系统角度出发编制空间规划,规划编制强调管理部门专项性,对地方来说,这样的空间规划不具备综合性的特点,进而加快了规划范围以内容的扩张,很多规划问题、矛盾也就暴露出来了。
        1.2土地搭配形式问题
        在土地的利用阶段,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才可以让建成的土地资源体系收益,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关于土地搭配形式的缺陷在于,一方面是对于各类土地的关联方法存在缺陷,导致各类土地的利用率不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土地的搭配并不满足周边民众的生活需求以及科学的发展的需求,导致实际的土地利用水平下降。此外在具体的搭配阶段,尤其需要做好生态资源环境用地和其余类型土地之间的关联,包括和商业用地间的关联、住宅开发用地间的关联、教育、医疗等公益性用地之间的关联等,从而让整个城市具体的合理地管理运营系统。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
        2.1明确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两大体系
        我国为了探索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颁布了《关于“多规合一”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多规合一”,其中的“合一”包括空间和发展两种类型的规划。在之后发布的文件中,又明确提出要对各类空间规划进行统筹、编制的空间规划要具有统一性、不断提高规划覆盖率等要求。由此可知,各类空间规划才是“多规合一”的重点关注对象,而对发展规划的“合”还没有到时候。所以,我国的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两大体系在长时间内都会处于并行状态,明确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的职责,使其自成体系。空间规划要根据发展规划的任务和要求进行,并在过程中实现其的相关任务和要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需要结合空间开发的适宜性、空间要素的配置以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等内容,以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2.2土地搭配形式升级方法
        在土地搭配形式的升级阶段,要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势以及资源的搭配体系,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研究具体的搭配方式。比如发现该地区的工业用地总量较多,但是生态绿化用地的总量较少,要研究这类土地资源的管理形式。在具体的搭配形式升级过程,要把生态资源土地嵌入到工业用地中,建成生态广场以及生态绿化系统,完善城乡居民的日常休闲生活空间,通过对该方法的使用,让土地的搭配形式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让有限的建设用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
        2.3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
        国土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传统重建设、重规模、重扩张的粗放式国土空间开发,不仅助推了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也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加重,引发城市“肥胖症”、农村“贫血症”,成为发展短板、民生痛点。正由于此,《若干意见》强调,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必须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规划的核心追求和最大使命。要着力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市政、环保、文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各类设施的通达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进住房、就业、医疗、教育、游憩等功能布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系统改善人居环境品质;着力建设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提高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塑造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国土空间[4-5]。
        2.4推进前沿性规划方法研究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网络、无人机、自动三维建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了时空信息平台等前沿应用型技术,为国土空间规划能力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其中,大数据技术在处理特定空间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动态数据上的优势,云计算具有的高灵活性、可扩展性、高性价比等优点,人工智能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影像要素的分类、识别、变化检测等性能,5G网络对空间实时监测数据的高速传输,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快速获取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并高效建立精细地表三维模型等,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中都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对于“三生”空间的格局—过程—功能的系统分析,对于国土空间演变的自然过程和社会文化过程的综合研判,对于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规模、结构、形态的生长规律研究,对于城市设计、乡村营造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研究,对于公众参与的方式过程研究等等,共同提出了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划时代课题。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利用过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的利用率不足、土地规划方法存在问题等,导致实际的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和预期标准存在差异。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对土地应用类型和应用方法的全面分析、土地资源经过深入调查后将其合并、国土资源规划方法的科学升级等,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质量,这正是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应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巨兴.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下利用GIS技术的村庄规划———以赤松村为例[J].居业,2019(12):64+69.
        [2]武颖.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J].华北自然资源,2019(06):115-117.
        [3]郭强,陈毅.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试点工作的生态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9):22-24.
        [4]羊小娟.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