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除监控设备盲点问题是视频监控的重中之重。视频监控系统的缺陷、调查人员图像处理能力薄弱、外部原因的影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反调查行为是调查盲点形成的重要因素。针对产生盲点的不同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强化监测系统的建立和管制,合情合理的规划监测器械的布置,使用技能手法对图像进行管理,并进行梳理运用合理的方式来根除。
关键词:视频侦查;监控盲区;原因;应对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在专业化的时代,犯罪情况和扩散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呈现出增长趋势。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侦查有机地整合起来,这样会更好地提高调查单位的事件处理水准,提升了事件处理效率,学会专业化时代犯错管控的能力。影像侦查是现阶段侦查案件真相的主要方法之一。加大了侦查力度和范围,提高了侦查效率,对各类案件的侦查能够起到更及时、更准确、更有效的效果。
一、视频监控盲点的产生
(一)视频监控盲点的形成的原因
①监控设备少使 视频数量的缺乏和监控设备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盲点和盲点的产生。②监控设备技术含量较低,质量比较差,或设备出现了问题,旧化严重,保养不彻底,导致监控设备使用不良,无法正常运行。③监测环境原因造成的盲点。
(二)视频侦查中监控盲点的类别
①根据主客观因素的不同,监测盲点可分为主观盲区和客观盲区。客观盲点是指由于目标不在视频监控范围内、监控镜头模糊或损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盲点。主观盲点是最不普通的盲点,属于案件涉及的目标视频监控区域内,由于主观错误或缺乏专业技能,研究者无法收集、发现或阅读模糊图像中的内容而导致现实上的盲点[1]。②根据监测图像的客观反映,可以划分为监测场的局限性造成的盲点和监测图像质量差造成的盲点。前者是目标在监控设备监视区域之外或被监控区域内的目标阻挡而形成的盲点。后者是监控图像不清晰、图像亮度过暗、目标间距过远、图像分辨率过低等原因制造的盲点。
二、视频侦查中监控盲区的应对措施
(一)增强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的规划建设
科学合理的安排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充分整合社会监控资源,快速、有效补充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加大投入建设公共视频监控,做好针对性计划,重视合合并监控质量和个数,与各地区的不停情况结合,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尽可能地保证完全覆盖区域,合理利用资源,不重复建设[2]。现阶段,我国除了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和政府建设的天网系统监控设备之外,很多单位和个人也进行了监控安装,对社会监控系统进行合理利用,可促使公共监控设备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加大视频监控系统软硬件技术的投资
随着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用户的业务需求越来越高,经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 提升视频监控模块 软件和硬件的技术先进性、和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智能化水平,保征视频影像质量和可使用性,实现视频监控资源的网络化分享,要从提升数量向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后阶段治理、确保有效应对视频侦查中的监控盲区问题。在具备充足资金的条件下,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应尽量选择具备较高品牌厂商技术含量,较高智能化水平的产品,对视频监控领域出现的虚拟卡口、客户端自动升级、电子标注、自动聚焦探头、视频兼容等新技术进行合理运用,确保视频监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尽可能减少出现监控盲区。
(三)完善监控系统的管理框架,及时维修公共设备
建立完善的分层分级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场所建设的公共监控设备,吉各级政府要将可实行的管理措施落实,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确定管理机制,确保故障发生时能第一时间维护和维修公共设备。加强管控,确保现场调查期间监控视频数据的及时、全方位收集。与此同时,加强宣传爱护监控设备,依据法律法规,严厉惩罚故意破坏公共监控设备的行为。由于管理人员并不熟悉某些单位、小区独立管理的监控系统,从而出现被有意删除或已经不存在视频的情况,应采取区域连接区域、中央连接区域的形式,若某些监控系统处于独立状态,应建立信息收集系统,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备份,防止丢失信息。个别地区因被损毁城市建设线路,导致侦查人员无法将视频资料调取出来,针对现有情况,应或者保护重点区域,防止损伤监控设备[3]。除此之外,还应从技术层面选购安装,维修维护视频监控系统,损坏每一个硬件都会导致视频图像的清晰度造成影响,因此,要从设备安装工艺、质量、所处环境等多方面合理维修设备,找到出现问题的症结,从而综合调试,有效维修设备,确保视频图像质量。
(四)现场勘查中及时、全面搜索监控视频数据
在侦查视频前期做好一系列基础工作,在有关部门的辅助下掌握各类固定视频监控资源,应保证制定辖区视频资源点位图表的清晰度与详细性,并常备常新,确保新增视频的资源信息被及时补充。案发后对现场附近监控视频及时采集。因部分监控视频所用硬盘较小,没有长时间储存,因此,要依据案例情况,判断案发时间,及时开展采集和查询视频数据的工作,为了预防分析失误,应尽可能延迟采集时间,确保并未遗漏数据。除此之外,还应对现场及周围的监控视频进行全面搜查,基于自身已有的监控资源图表上,与实地调查访问的结果相结合,在划分的区域内以沿着特定路线、分片分段等形式对涉及案件的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全面搜查,尤其是没有在监控资源图表上发现的视频资源,包括执法记录仪、路人手机抓拍、途经案发现场的车辆行车记录仪,保证全面的进行信息搜集,不错过每个案件线索,注意避免留存涉案信息的视频监控数据被遗漏。
三、结语
伴随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设备质量不断提升,日常保养作业渐渐的完备,结合调查工作技能的改进和应用,调查信息形式的深刻而彻底推动,侦查监控设备死角的不利影响会不断的减少甚至在未来几年中监控设备死角会彻底不复存在,视频监控在刑事调查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监控设备所刻录下来影像将会与其他的高科技成果及技术手段, 一道成为包括零口供案件、各个类别疑难案件侦查办理利器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谢泽润, 任育娇. 农村地区视频监控体系及侦查应用模式探析[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 17(5):64-68.
[2]姜磊. 浅谈大数据在雪亮工程视频侦查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国安防, 2019(11):24-30.
[3]刘刚强, 张小川, 王彦尧. 视频侦查中的监控盲区问题及应对[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9(3):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