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实验中学教研教改新尝试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郭艳
[导读] 吕梁实验中学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研教改新路子,教学中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技能大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吕梁实验中学 郭艳 033000

摘要:吕梁实验中学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研教改新路子,教学中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技能大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关键词:教研教改   因材施教   课堂技能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教育成为了一个备受万众瞩目的词汇。吕梁实验中学是一所市直公立学校,但这两年招收的初一新生生源质量令人堪忧!小考成绩均分达到及格左右的学生只能招到40%,再加上划片招生—不看分数,只看户口……这些学生不仅仅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几乎差得令人难以接受!
       如何突破重围走出“瓶颈”?如何再现昔日的辉煌?公立学校的出路究竟在哪?吕梁实验中学的青年教师们用不断的教研教改新举措做出了有力的回答。
        素质教育探新路面对新形势,教务主任薛波带领他的团队深入教改探路子,以点带面促全局,将两个“课改实验班”作为突破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一、以“课堂”为阵地,打好攻坚战
        课堂是学校和师生活动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置真正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首先创建“餐桌式”课堂。将全班学生分成12个组,每组4人,由组长、组员、记录监督员组成,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口号、目标……
        课堂上以“独学”、“合作”、“展示”为学习步骤。“独学”时每人以一张学案进行自学;十五分钟后小组成员将自己对学案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然后在十五分钟内,各小组将提出的疑难问题的解答思路写出来——即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来辅导学习差的同学;最后十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未解的疑问可以由其他小组来帮助——教室里四面墙壁都有黑板,各小组成员可以随时借黑板来进行讲解练习;最后五分钟由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其次尝试“1234”教学模式。“1”是指一个教学目标;“2”是两案并举:导学案、训练案;“3”是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4”是四种工具单:课堂评价单、目标检测单、教学反思单和值班反馈单。
        每次开学,每个学生交给学校一包空白A4纸。在放假时,学生带回家的是每节课上用的学案——打印好的一包A4纸。厚厚的纸张上记录着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教师们的默默付出,记录着同学们的成长历程……
餐桌式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实现了“兵教兵、兵管兵、兵帮兵、兵强兵”的目的。
        二、以“活动”为形式,打好纵深战
        薛波老师根据两个班级学生的特长,组织了书法、美术、健美操、乒乓球、田径、围棋等兴趣小组,特聘有专长的老师制定计划、具体指导,利用每天下午的活动课时间进行定期活动。



        每学期这两个班的学生都会在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中脱颖而出:歌咏比赛中优秀指挥杨脆脆:演讲比赛一等奖冯倩倩;诗歌朗诵的优秀领诵王锦泰;运动会上的短跑健将张振邦……在初三年级组织的现场作文竞赛中,233班的秦伟获得一等奖;王阳阳、冯娅琴获得二等奖:244班的孙欣艳获得二等奖;高璇和孟非凡获得三等奖……薛波老师还同年级部的同仁们将获奖作品集结为《爱在实中》编印成书,让获奖同学的名字永久地留在泛着油墨清香的书籍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不断的培养和引领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提升。
        三、以“责任”为动力,打好持久战
        为了打造优秀,薛波老师定期召开家长会:请事业成功的家长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理想,讲人生,讲前途,讲做人…班里还邀请吕梁党校讲师团的郭改平老师讲解时事热点,邀请临县教委主任郭子凡做感恩教育报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我校去年召开的表彰会上,这两个班三好学生有15人,优秀团员有25人,进步学生有30人,薛潇雨获“吕梁市书画比赛三等奖”,马婷婷撰写的《图书馆,不老的约定》获吕梁市离石区中学生征文比赛二等奖……
        面对领导的褒奖和家长的赞许,薛波老师只是淡淡一笑。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他这样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做更细的工作,做更大胆,更深入的探索,采摘更丰硕的教研教改成果,让吕梁实验中学的教改之风吹遍吕梁山区,让教改之花香彻三晋大地!”
        课堂技能展新貌
        中学教师担负着教育的未来和希望,而课堂无疑是主阵地。近几年以来,学校在各学科开展的教师技能大赛有力地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首先谈谈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我校的陈瑜老师以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写作教学.在《人物描写之动作描写》的课堂教学中,陈瑜老师以我们习以为常的“学生向老师问好”这一动为切入点,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再口头表达出来。一个普通的动作,学生们却各抒己见,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述了出来;紧接着陈瑜老师又让学生反复观察老师喝水的动作,某位同学打乒乓球的动作,回忆自己在家刷牙的过程……一时之间,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四处迸溅!就连平时从不发言的同学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瞬间就达到了高潮!高建华老师在讲《范进中举》一课时,将课本表演剧带入了语文课堂,让学生以自编自演的形式演绎艰涩难懂的古典小说……
        在英语教学方面,我校的收获也可谓丰矣。赵娜老师在《如何去上学》一课时,通过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来导入,在游戏环节中,作为老师的她完全放下了架子,亲自参与到游戏当中;在获得胜利时,她像一个孩子一样发出欢呼声!有趣的游戏配上丰富的肢体语言,教学气氛可想而知。接着她又让学生自编自演对话……这样独树一帜的英语教学风格不仅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而且让我校的英语成绩在离石区也遥遥领先。
        在理科教学中,我校的刘育珍与郭丽萍老师表现尤为突出。她们抛开了让学生抱着课本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们独立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吕梁实验中学的教师们正沿着开拓进取的教研教改之路,乘着新时代的高铁,走向更广阔的教育道路。为吕梁教育书写新的篇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