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研究与探讨 孔英楠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孔英楠
[导读] 摘要:在普查过程中,有些地理实体比较容易拍摄,不易漏拍,如建筑物类别中的房屋、亭、台楼塔等;有些地物则容易漏掉,如农村聚落点,由于面积较大,无法选择拍摄范围。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普查过程中,有些地理实体比较容易拍摄,不易漏拍,如建筑物类别中的房屋、亭、台楼塔等;有些地物则容易漏掉,如农村聚落点,由于面积较大,无法选择拍摄范围。本文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地名普查;应用探讨
        引言
        地理位置数据是从第二次全国名称审查中收集的,取得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包括图像和GPS测量的经度和纬度。图像信息的收集应尽可能全面,而不应忽视。
        1地名文化属性
        在研究地名文化属性信息时,首先要找出地名的文化属性必须是什么,以便分析地名中应包含文化属性的信息。此外,您还必须指定用于收集地名文化属性信息的条件,以便分析地名文化属性信息的主要元素。术语“属性”指名词类别(以及谓语和形容词)的类别、含义、属性和语法范围。属性表示对象的特性和特征。从逻辑上讲,事物的特性和关系通常称为对象的特性,如颜色、形状、大小、大小等。事物有许多特性,既有特性又有非特性。如上所述,地名文化由一个名词和两个反映地物的系统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名称的文化属性既反映地物名词的特性,也反映地物的特性。
        2地名资料的采集
        收集行业数据是收集数据的基础,某些名称属性信息不适用于行业范围的搜索,例如b .关于旅游景观的资料,为旅游局提供详细统计资料,例如b .在景观领域、年度接待确认、资源条件等方面。这些名称数据包括当前常用的纸张和电子形式的材料,用于存储调查。从外部收集数据也很困难。调查要求收集大量关于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统计数据,其中许多数据是内部编制的,范围很广,有时甚至没有列入正常的统计数据,需要审查大量的工作台或历史工作文件,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指示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3测绘地理信息的作用
        (1)采用可视化展示的方式,对测绘地理信息进行高效利用,并在空间分析模块的作用下,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专业支持,确保其作业计划有效实施,逐渐提升智能化水平,在技术层面上为其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2)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引入及应用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使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空间位置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保持其良好的智能化状况,满足智慧城市的科学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要求。
        4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名普查中的应用研究
        4.1地名普查的关键问题
        由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名普查中应用,实现了地名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但是与此同时,所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也增多了。首先要注意关键节点质量控制,地名普查的关键节点主要包括数据准备、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预处理、数据库建设与检查、成图编制与整饰、成果输出等。其次要注意地名普查的技术创新。首先在空间数据提取以及初始目录制作方面,要逐步实现普通初始目录的制作方法的优化,充分运用自身在地理空间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方面的优势,提取空间数据,制作初始目录。之后,数据分析与批量计算也需同国情框架数据中地貌数据相结合,运用ArcGIS技术做好分析,填写好点状地名距离及方位的属性。最后还需要重视软件开发与批量检查。开发软件批量计算地名的标识码、地名代码。在进行质量检查的时候,依靠开发小软件进行检查。
        4.2数据采集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对数据的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数据采集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也对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在基本功能方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系统有对视图和图层的控制工作、对地图进行一定的比例缩放、面积测量、GPS轨迹管理、定位功能等等。

GPS定位系统的应用,也能够帮助地名普查的外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更好的实现对多个单元数据的统筹管理,之后进一步的实现各种线路的科学规划管理,选择出最佳路径,高效做好地名数据的普查采集工作。地名采集工作进行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对区域众多,区域中也包括众多的行政区域、居民区、非行政区域、水电通讯设施设备、旅游景点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运用卫星导航的方式,能够对捕捉到的信息内容做进一步的编辑处理。
        4.3其它技术
        例如离线地图的身份认证技术。在地名普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为保证相关的地图数据不受非法复制和使用,所以也需要针对离线地图,做一定的身份认证,这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工作步骤,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维护地名信息的安全性。还有运用无缝衔接的数据转换技术,能够更好的将地名普查的资料信息还有数据的总系统实行有效对接,进一步建立起更好的数据库物理结构,数据之间也就能够形成简化的点、线、面的对象关系,数据库的一致性也就更强,数据库之间的进行信息交换也就能够更好的实现衔接转换。
        5ArcGIS在外业数据采集底图制作中的应用
        5.1底图制作
        (1)图像裁剪。此次现场测试引入了统一的平板电脑数据采集系统,由于内存不足,图像数据受到平板电脑速度和纪律调查进展的极大影响。还必须使用ArcGIS开发的DOM剪切工具将相应的DOM数据修剪到检查曲面的边界。(2)调整格式。在ArcMap中,加入有序的点名称、线型名称、土地名称、DOM、所有楼层的面积边界、1: 10000基本地理资料、1: 500、1: 1000、1: 2000:楼板平面图地形等,然后透过选取点名称的标识型式(大小为4、颜色为黄色、字体大小为10以及线型名称的字体大小)来选取点名称圆。可以选择其他图层的符号样式。但是,它们与其他样式尽可能不同,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个对象在外部检查中的外观。(3)创建切片:设置每个图层的样式后,将项目文件保存为mxd文件,使用ArcGIS分段功能完成外部数据采集参考底图的创建。
        5.2ArcGIS在地理空间拓扑检查中的应用
        创建地区级库后,将由商业级专家审核组织实施、命名属性、处理器数据库的构建等,并提出需要优化数据库的修改建议。这样,在地区一级创建数据库后,还可以使用ArcGIS实时检查数据库质量。还提高了编辑数据的质量,并检查了数据库的质量。空间数据拓扑检查主要包括:(1)悬垂点、伪点检查:检查道路和水网络中的悬垂点、伪点等。以确保道路和水网络的连接。2)线重叠检查:检查桥梁是否与道路相符(拓朴规则必须被其他物件的图征类别取代)。(3)自检:检查线自身是否相交;此外,可以使用Excel软件执行重复的点检查:检查字段名称、点名称和曲面名称的标记是否重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作用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建设工作效率及质量,丰富其建设中的技术内涵,且能为测绘领域的长效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未来在建设水平、优化其建设方式的过程中,应给予测绘地理信息作用分析更多地考虑,落实相应的分析工作,促使这类信息在建设中可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相应的建设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春英.用好地名文化助推绿色发展[N].中国社会报,2020-06-01(007).
        [2]张安欢,王荣.地名普查中地名文化属性信息采集研究[J].中国地名,2019(08):20-22.
        [3]靳文龙.GIS技术在地名普查工作中的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19(04):84-85.
        [4]傅筱白,龚元夫,高建洲,张晓东.地名普查大数据应用与公共服务融合研究[J].中国地名,2018(04):14-17.
        [5]杨川石.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监理内容与方法研究[J].北京测绘,2017(S2):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