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浅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蒙红霞 邓国明 万凯 杜献朝 曹杨
[导读] 摘要:受益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群体建筑,并且其管理水准也获得了较大提升,并广泛运用于施工当中。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广西  530028
        摘要:受益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群体建筑,并且其管理水准也获得了较大提升,并广泛运用于施工当中。所以群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也逐步成为了建筑工程的重点。对于群体建筑工程而言,其具备工点多,施工跨度大的特点,因此其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与其他工程有着较大区别。文章基于对群体建筑工程特点分析,对其施工组织与管理进行了有效探讨,希望能够为提高群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群体建筑:施工组织:管理
        近些年,在国民经济不断提升发展推动作用下,我国群体工程建设数量、规模不断加大,而群体工程在施工组织管理方面具备组织难度大、工期紧、施工人员多、施工范围广,以及安全水平要求高等特性,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质量。因此群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落实有效措施,应对组织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确保工程施工任务及目标顺利完成。
        一、群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特点
        在气候、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群体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被延误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温度、天气、季节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工吃施工顺利推进。为了确保群体建筑工程较高建设质量,必须事先做好群体建筑特点分析,明确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目标。一般来说,群体建筑工程具备施工规模大、施工环节复杂、施工工期长、施工交叉性明显等特点,因此,在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慎重考虑施工环节、技术要求、施工目标以及质量控制等,制定有效的群体工程组织管理措施由于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影响,我国群体建筑工期较长,施工进度经常被延误,工期- -般在两到三年左右,温度、天气、季节等自然因素对群体建筑人员以及组织管理影响较大。为了保障群体建筑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期必须研究群体建筑特点,制定管理目标。通常情况下,群体建筑具有建筑规模大、系统多、施工周期长、交叉队伍多、施工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要结合施工环境、技术、施工要求、目标控制等制定群体工程组织管理措施。对于群体建筑工程而言,高度越高施工难度越大,同时群体建筑施工还会受到道路运输、施工现场、施工设备材料等影响,所以对于群体建筑而言通常采用统筹管理、整合布置的方式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安排,进而有效确保群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二、群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形式
        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发展与施工分工不断细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主要发展成为了职能制、直线制、矩阵制和直线职能制这几种形式。其中,直线式具备权利集中、权责明确、结构形式简单的特点,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能够对各个关系进行明确,使指挥更为方便统一,管理决策能够快速响应,在专业化或小型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职能制形式则较为常用于大型群体性建筑项目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作用。直线型形式具备权责明确,领导相对集中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但是在信息传递方面的效率不高,横向联系协调性有所欠缺,因此只适用于中等规模额群体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矩阵制则较以上三种组织机构都更为灵活,机动性也更强,能够有效调动群体建筑工程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多应用于大中型群体建筑工程。
        三、群体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相关措施
        (一)劳务队伍选择、管理与监督
        鉴于群体建筑工程特殊性,承包单位必须结合其实际管理水平选择合适的劳务队伍进行工程分包,以免出现多头兼顾而出现顾此失彼,甚至导致管理失控问题。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对劳务队伍资质进行严格把控,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来选择劳务队伍,劳务分包选择中应避免存在包工头确保群体工程建设效益的同时降低到工程成本,规避项目管理风险。在合同中应明确施工内容、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费用等,充分发挥合同的约束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劳务纠纷。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对劳务队伍的作业监督,主要包括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两方面,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隐患。


        (二)建立完善群体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首先,完善各组织部门沟通体系,构建高效的组织内外部联系体系。在群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对个子项目施工,因此协调全体施工人员为建设目标努力极为重要。在建立沟通制度体系过程中,应全面包含技术部门、设备材料管理部门、人员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事项的明确,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信息高效互通。同时也应重视与监理单位、其他分包单位等外部组织的沟通管理,确保各组织部门高效沟通、紧密协调,确保群体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其次,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包括材料采购、合同管理、工程预算等方面,重点在于对施工过程与验收流程的控制,确保群体工程中各个项目施工充分达到施工要求。最后,执行方案先行制度。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与施工组织特点,制定合适的群体工程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调整、完善,在全局范围内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方案落实无死角。
        (三)强化群体工程管理体系
        对于群体建筑工程而言,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优化、完善,是确保施工组织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是约束施工人员行为的重要规范,是实现对施工组织进行统筹管理的中保障。为此,施工单位必须精心整理、编制施工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包括招投标管理、承包管理、监理管理、验收管理等各个部分管理体系,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体系管理作用,尤其是做好交叉施工的管理,全面确保群体工程较高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
        (四)提高对施工资料管理力度
        资料管理也是群体建筑工程组织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群体工程特性,决定了其资料管理涉及的范围、规模等都较一般工程难度大。在群体工程中,资料管理涉及到施工、技术、工程变更、质量验收、施工记录等方面的资料管理,形式主要包括有音频、视频、文字三种形式,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管理分工,专人负责管理。避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而无从查起,以及为工程造价核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建筑工程效益核算准确性。在群体建筑工程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施工,如桩基施工、电梯工程等,必须由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管理。其他日常施工资料则由项目部统一收集管理,减少资料收集、管理的中间环节,确保资料及时归档,避免出现遗漏,而影响工程竣工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述可知,群体建筑工程较之一般工程有着较大特殊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分析群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群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形式,,进而从分包控制、制度管理、体系管理以及资料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措施,确保群体建筑工程施工较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冉昊.特殊复杂环境条件下群体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9):245-246.
        [2]吴新.论群体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J].门窗,2013(06):239-240.
        [3]赵雷,田为.浅谈群体工程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0,25(11):13-15.
        [4]黄晖.大场地群体建筑施工组织有关问题分析与研究[C]// 2014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
        [5]李志华.山地群体建筑别墅施工管理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
        [6]胡俊杰.群体建筑中塔式起重机的策划与管理[J].建筑安全,2014,29(5):5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