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20419891101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全球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负担,园林工程的实施给城市增添绿色。因此,园林工程的建设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结合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特点,讨论分析植被自然规律、提高排水灌溉效率、强化人才综合素质、合理运用养护资金、减少病虫害的侵蚀等策略,为提高城市绿化率,美化生态环境提供帮助。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植物养护技术
引言
园林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是一项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工程项目,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生态平衡的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绿化形象,使得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以园林植被的栽种和养护为主的园林工程项目是提升园林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园林工程对城市影响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植被的养护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养护技术,以期体现园林工程建设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的作用最大化。
1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特点
①综合性较强。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园林工程以及植物的养护技术在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园林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察园林所处的位置、面积、地理环境等等因素,根据所勘测的数据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园林施工前期的方案制定,工程中期具体的施工步骤以及工程后期问题的处理等,对这些因素做到充分地考虑,然后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可以看出在园林工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园林施工技术与植物养护技术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②时间较长。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园林施工与植物养护是工作周期较长的两个步骤,园林施工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长期的修改和维护,而植物的养护技术则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工作人员需要定时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浇水以及施肥等工作,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给植物带来的危害。植物养护技术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深入探究,确保有一套完整的养护体系,才能保证园林内的植物健康成长。园林施工以及养护技术具有时间周期较长的特点。③艺术性。园林工程和普通的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差别,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不是很注重艺术性的体现,因此普通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相对简单,而园林工程的施工就需要提高建筑的艺术性,有效的园林设计理念能够帮助园林项目提高很大的利用价值,而且能够让园林富有艺术性,这就是园林工程艺术性的特点。
2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2.1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施工前要确认图纸,依据图纸内容明确施工的主题和方向,调研施工现场环境,参考施工现场的水源位置,编制适合的施工方案。园林施工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铺设水管的过程中要确保水的供应,合理规划水管的分布,在确保工程如期交付的前提下减少水资源浪费,控制成本。技术准备就是对涉及到的技术设施、技术人员予以确认。多方核定相关手续的办理结果,沟通全部工作人员并要求其出示健康证,加强对人员的前期管理。园林工程师复核地面标高,不能仅根据原始数据盲目施工。根据施工位置的地面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测量土壤酸碱性、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对于施工使用的材料,要严把质量关,使用检验合格的材料,减少质量和安全问题。
2.2提高排水灌溉效率
从实际情况来看,园林植被在养护过程中,需要遵循“三分种、七分养”的规律,结合植物生长习性、成活特点来进行灌溉。例如: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植物类型的吸水规律,由于树木是由根部向上输送水分,所以要保证土壤水分含量较高。
如果土壤不能满足其需求就要进行灌溉处理,对于园林绿化施工所有种植的植物,需要遵守一定的灌溉顺序,对于一些刚刚栽种的小树苗、灌木林、阔叶林需要先浇水,而已经定植的大树、针叶树木,如:松树、杨树就可以后灌水。在灌溉时,需要结合季节特点,夏季气温较高,所以水分蒸发速度较快,灌溉频率也需要对应提高,尽量在早晚操作,避免在光线较为强烈时浇水。另外,技术人员还需要了解特殊植被的浇灌规律。例如:银杏树是一种深根性植物,所以对于新栽种的小银杏树,需要采取漫灌措施,如果是长期生长的大树,要先将树坑灌满,然后等待水分渗透。当土壤水分含量较大,植物无法吸收时,要做好排水处理,防止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2.3发展适合园林植物养护的创新性技术
园林植被养护新技术可以从其灌溉技术着手,主要可以通过4种灌溉技术进行说明。一是微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实施于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本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以满足其水分需求。微灌溉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利用较小的滴头或喷头将植物需要的水分进行均匀且充分施灌,让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植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有效节省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在园林植物中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微灌溉技术每次施灌的水分都较少,还能有效提升肥料在植物中的使用率。二是现代化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越来越向全自动化方向靠近。全自动化灌溉技术利用施灌机器通过事先设定好的流程进行灌溉的启动或是关闭,在满足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水分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率,提高了园林植物灌溉的工作效率。三是液压喷播新技术是针对园林植物的播种而提出的,是将植物种子和所需养料按照比例调配好,再通过机器实施压力喷播到所要种植的坡面区域,较快的播种速度和简单的播种手段使其成为许多园林进行植物播种的主要手段,在提升园林工程的实际效率同时,充分保证了园林绿化面积的分布均匀。四是园林工程进行植物的栽种和养护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使得一些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通过发展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网将室外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存储,再经过有效的有害物质或是杂质的过滤之后进入到园林植物的灌溉系统中,当作一些容易干旱地区园林植物的应急资源。
2.4植物定期修剪与杂草处理
园林植物的修剪一方面可以把杂乱无章的枝叶剪掉,留下整齐美观的植物;另一方面可以恢复植物的形状,使树木之间通风顺畅,氧气充足,植物快速生长。植物的修剪要根据其特点,切忌盲目修剪,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观赏性进行修剪。例如对草的修剪,学校足球场的草要修剪的短且整齐,而围墙边的草则修剪整齐就可以,不需要修剪得非常短,有一定高度的、整齐的草可以起到观赏作用。定期除掉杂草。在植物的养护时,要定期检查杂草的生长情况,杂草生长过盛,容易抢夺所要养护植物的养分,导致植物的养分不足而杂草却养分充足、生长茂盛,因此,需要对杂草进行定期的处理,生长在密集植物附近的杂草,需要养护人员人工除草,而且除草应该在夏季炎热天气进行,锄掉的草经过太阳暴晒很快就死亡;对于生长在稀疏的乔木类植物根部附近的杂草则可以通过农药喷淋处理,使杂草大范围死亡而不对植物造成影响,从而给予植物通风舒畅的生长环境。
结语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时需要全方位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减少影响因素对施工造成的不利现象,在进行植物养护时需要考虑土壤、肥料、水分以及修剪和预防虫害等多方面,养护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护,才能实现园林绿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汤荻.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地区性分析[J].现代园艺,2018(16):196.
[2]汤文倩.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136-137.
[3]柯凯军,吕思悦,朱迪.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现代园艺,201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