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刘亚东
[导读] 分析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1日到2019年6月30号收治及输血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型共66例,占22.0%;B型共87例,占29.0%;AB型共30例,占10.0%;O型共117例,占39.0%;Rh阴性共3例,占1.0%;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查阳性共3例,阳性率为1.0%。结论: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意义重大,可以极大的提高输血安全,所以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输血是不可替代的疗法。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部门,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输血时,输血的安全性是最应该考虑的因素,因为输血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输血前患者的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可以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1]。因此,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选取我院的患者作为实验对比对象,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1日到2019年6月30号收治及输血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采集患者EDTA-2K抗凝血2-3ml,并以3000r/min离心。离心处理时间为5分钟。准备标准红细胞A、B、O,抗筛细胞O1、O2、O3,长春博讯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不规则抗体筛检卡。
2结果
         所有标本均已成功测定血型和抗体筛查。A型病例66占22%;B型87例,占29.0%;AB型30例,占10.0%;O型117例,占39.0%;Rh阴性3例,占1.0%;抗体筛查阳性3,阳性率为1.0%。
3讨论
         输血疗法在外科手术和抢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安全性一直是输血期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输血治疗在临床上的不断普及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尽管由ABO血型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正在下降,但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有所上升[2]。而且一旦产生了输血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检测手段来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3]。在正常情况下,对于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医院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而忽略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很容易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这不利于临床输血的治疗。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查之后,抗体筛查的阳性率仅为1.0%。但是,鉴于不规则抗体对需要输血的病人的生命威胁,临床上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输血前检测方法,尤其是在输血检测中加强对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以及有效防止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一系列不良输血反应,确保临床血液安全[4]。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系统抗体以外的所有抗体,其基本上由诸如怀孕或输血的免疫因素引起,并且是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原因[5]。《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查有助于发现不规则抗体,大大避免和减少了溶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结论
         在临床输血前,对患者的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可以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输血前,可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对患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详细检查,避免因输血引起的患者溶血反应,危及生命安全。在这项研究中,A型共66例,占22.0%;B型共87例,占29.0%;AB型共30例,占10.0%;O型共117例,占39.0%;RH阴性共3例,占1.0%;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共3例,阳性率为1.0%。因此,尽管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不高,但是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各种输血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并值得我们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影,张冬霞,于红,等.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重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6):139-141.
[2]王志芹.输血前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相关性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4).
[3]孟海华.输血前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4).
[4]钟昌瑞,阙庆和,邱启东,等.57415例住院患者的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分析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2):1765-1766.
[5]雷再芬.150例预输血者血清抗体筛选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7):639-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