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探究 郑维强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郑维强
[导读]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各种不同的施工方法以及工程类型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身份证号码:13303019690524xxxx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各种不同的施工方法以及工程类型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作为当前阶段建筑行业中的重点施工类型之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受到了较大范围的关注,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应用。然而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分析来看,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该种工程所形成的质量并不高。基于此,本文将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如何有效的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探究。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质量管理
        前言
        首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指的是提前在其他施工领域制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建筑现场对其进行吊装,从而连接组合成稳定建筑物的一种现代化工程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工程类型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具有更强的经济性以及环保性,既能够有效增强我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响应国家所推出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分析
        第一,施工周期短。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提前按照相关的工程要求制作预制件,然后对其进行直接安装,有效缩短了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周期;第二,环境污染小。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通常需要提前与预制构件生产工厂进行联系。在工厂生产完毕后,直接将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减少了对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影响[1]。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
        2.1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当前我国的装备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所构建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并且针对于设计阶段所提出的质量管理要求更是十分模糊。针对于理想化的市场要求以及实际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作品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质量差距。然而,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不同,其对于设计阶段的工作质量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首先,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该主动地与建筑单位、承包单位以及生产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工程中所需要的构件规格、要求、数量以及工艺等参数进行全面的了解,为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本的数据保障。在这一基础上,设计单位应快速设计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以此保证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调整优化;其次,在设计工作结束后,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的可行性以及完整性进行检查。比如施工图不仅要包括整体工程中的各个结构展示,同时也应该具有较为全面的说明文字。对于一些细节性的内容,也应该具有较为清晰完整的解释。例如,不同预制件的结构类型、预制构件的安装部位、连接方法等等。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可能并不具有较强的学历水平,所以在设计图中,设计人员也应该完整地加入一些具体的工程参数。

例如预制配件之间的距离、梁板截面的类型等等,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施工要求,从而能够更好地落实安装任务,增强整体工作的质量;再者,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来说,能够决定整体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所采取的连接技术。所以在设计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在设计方案的辅助下,对方案中所采取的连接方法进行逐一的实验。针对于存在风险或者存在质量隐患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对其进行适当的完善,增强整体工程的安全性。
        2.2工程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
        综合来说,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对整体施工质量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管理难度最高的一个环节。在此期间,管理人员应落实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在进行组件采购时,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在组件入场之前,对组件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在确保其不存在质量问题后方可允许其入场。同时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还需要对组件的资格证明进行检查,确保其来自于正规的生产渠道。其次,针对于不同的施工环节,管理人员也应该做好相对应的管理工作。第一,在钢筋套筒焊接施工中,针对于套筒之间的连接情况,管理人员应做好管理工作。同时,在灌浆之前,针对于灌浆料的温度,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第二,在构件吊装期间,管理人员需要对构件的预留位置进行精准确定,同时也需要对钢筋的状态进行仔细检查。在以往的施工环境中,存在一部分施工人员会为了提高施工的便捷性以及简单性而擅自做主切断钢筋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同时也会造成不小的施工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防止这一问题的产生概率,在现场管理期间,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以及抽查工作,杜绝施工人员这一行为的产生;第三,在混凝土浇筑环节,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对混凝土钢筋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查,对各个接头的连接稳定性进行检验[2]。
        2.3工程质量验收阶段的管理
        在工程质量验收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对应的质量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工程质量验收时,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合同进行了解,以其中的相关规定以及要求为基础,逐一地进行质量检验,严格保证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性;第二,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验收时,管理人员需逐一地对结构的支撑度、承载量进行检测,并且需要按照横向组件以及竖向组件的不同应用方法对其进行判断;第三,在对结构吊装质量进行检验时,管理人员需要对钢筋的承重量进行检测,确保其承重量能够达到后续的使用标准。以此有效强化工程质量,推动我国工程领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开展建筑工程时,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施工单位必须要关注的一项施工任务。与此同时,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也应注意落实全面性的原则,无论是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在验收阶段,管理人员都应该亲自进行质量管理操作,借此加强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也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J].城市建筑,2019,16(24):197-198.
        [2]曹志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6):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