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种意识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超
[导读] 提到“安全”两字,我想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无论是上级的文件、精神、指示
        提到“安全”两字,我想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无论是上级的文件、精神、指示、要求无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公司的检查、考核、评比也大多以安全为主题。提到安全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安全生产、生产安全、好像安全是一种工作,和生产密不可分,就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我觉得,安全是一种意识。
           “安全”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为“安全通常指人没有受到威胁、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失的状态”。既然是人免除了不可接受损失的状态,那么人就是安全的关键。人是高级动物,区别就在人类拥有自主意识,可以自主思考,以目前的状态如果产生损失是不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人类可以通过潜意识判断。这种潜意识的判断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学习、耳渲目染的经历和感受深植于大脑深处,通过外部刺激产生的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这就是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必须安全的观念。

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对各种各样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如果随时保持,就可以随时研判损失是不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产生了安全意识。
        办公室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室内工作,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辅助工种,表面上看管的都是吃、喝、拉、撒、睡的一些小事、杂事,跟公司的主营业务安全生产好像没什么关系。但我们办公室上下为什么仍旧那么认真的参加安全学习和培训;贯彻上级公司的各项安全方面的要求;完成领导布置的相关工作任务,就是因为我们有安全意识。我知道我们工作的一点点瑕疵可能造成上级公司对我们整个香坊处工作的误解、我知道我们工作的一点点瑕疵可能造成员工对香坊处工作的不满。我只有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才能让我随时研判复杂的日常生产活动中,有没有可能对香坊处领导或香坊处造成伤害的环境条件,损失是不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怎样做才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保证整个香坊处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的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希望领导理解和支持我的这种工作状态,相信我的出发点一直以来都是以香坊处的整体工作为前提。安全是一种意识,它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