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均已对生产管理做了全面加强,显著提升了生产稳定性,但还是需要对隐藏的安全隐患引起重视,电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将自身的防患意识提高,将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起来,严格把控生产管理中的风险,从而使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得到保障。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电力生产的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电力生产管理的内容涉及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管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难度较大。但是无论怎样,需要根据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方法,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管理技术,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管理水平,保证电力生产整个环节的安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电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项基础行业,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直接关系,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因为电力生产较为特殊,诸多风险均存在于其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中,所以极大的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不注意就会引发电网瘫痪、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只有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可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与人民的安居乐业。电力行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发展(交通、通信、餐饮等)均依赖于电力的支持,电力对其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无法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则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与损失,若电力企业无法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这一环节,则势必会导致人员伤亡或大面积停电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而当电网瘫痪了,便会严重限制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电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
客观而言,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体系和流程,能够很好地支撑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电力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事故,而当前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而言,一方面,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仍然有待提升。在实践工作中,电力企业在处理安全、稳定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做的并不是非常到位,往往存在着重绩效轻安全管理的情况,一些员工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操作存在失误等情况,一些安全事故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保证,且在检修过程中,现场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违规的操作等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基层性的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优化,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大型的电力生产管理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对于项目的日常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管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事故隐患较大,还可能引发大的隐患。且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良性的监督管理模式,一些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具体落实,跟踪检查的效果不佳,指导帮助环节建设也不到位,特别是在一些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够严谨,处罚过于宽松,致使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突破,留下了安全隐患。此外,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设备存在不足,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供电企业缺乏一些器具,一些设备的质量则不够达标,且在日常管理中,有时候维护工作并不是非常深入,使得一些检测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产生了安全隐患。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控制措施
3.1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帮助其培育安全责任意识。同时,在进行安全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真正让工作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进行安全生产,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第一,做好培训教育工作,根据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来帮助其学习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进而在工作中做到安全生产。第二,要加强日常检查维护,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第三,要将安全生产与工作人员的考核挂钩,借助外在力量来督促工作人员,帮助其改掉不良行为。
3.2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监察技术水平,完善工作评价体系
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电力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安全监察工作也必须紧跟发展的步伐。为了提高安全监察技术水平,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工作流程和机制,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风险隐患的监察工作端口前移,落实好日常生产安全检查工作,对当天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消除隐患,避免出现更大的工作偏差,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建立完善的工作评价体系,结合生产安全监察日常工作实际情况,采取常态化的评价办法,实行干什么评什么,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制定设备检修、安全检查的依据,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实效性。
3.3强化行政监督管理
基于风险管理的客观需要,针对性地强化行政监督管理工作,强化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建设,在遵循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监督规范的基础上,针对性优化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强化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认知和构建,成为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展开综合评估工作,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并相应地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加以强化管理质量,保证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质量。同时,还要相应地构建安全管理监督网络体系,实现层层分级,层层责任,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另外,要严格执行个人保班组、班保组工区、工区保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现场安全监察与危险点分析,落实到人,强化监督管理的质量。
3.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备的正常运行。企业应定期维护与检查设备,将故障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及时更新已经老化过时的设备。在设备的建设期,对设计院出具的设计方案予以严格检查,将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进行选择,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将检查与监督落到实处;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与维护设备,工作人员需将设备的具体性能充分掌握,结合具体规定与说明对设备进行操作,以使设备的损坏率减少,让其使用寿命延长;在设备检修期,应严格按照相关检修规则拆解检查设备,促进设备安全性能的提高。
3.5明确岗位职责
在实际电力生产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的原则,还要做好工作的细分,帮助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从而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领导分级负责的方式,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同时,还要注意人文关怀,团结企业员工,发挥集体的力量。
结束语
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电力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用电,需要重视电力生产的管理,不断提高电力生产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好电力生产管理能够保证其安全性,因此要认真对待电力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陈忠.风险控制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运用[J].电力系统,2017(2):36-38.
[2]徐冰.风险控制在电力生产管理中运用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