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能源属于重要的应用能源,电力的使用对社会的生活与生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电能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体系的缺失,会出现很多不良的问题,尤其是防窃电的不良情况。这一问题的发生会导致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运行中由于设备的损坏或者装表接电技术的应用不良与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用电使用出现很大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装表接电管理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窃电的方式、危害与具体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加强处理措施,保证用电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窃电防控
中图分类号: TM715 文献标识码:A
1 智能电表的特征和应用优势
智能电表在线损管理应用中,相比传统电表运行得更加灵活便利,智能电表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就是拥有更好的时段切换功能。不同于普通电表,智能电表能够运行 2套费率时段,并且智能电表还能够在特定的时段内,自主转换时段。这种时段自主转换的特征,给智能电表对相关的电费计算和计量创造了有利条件。除了这种特征外,智能电表还可以对电能进行精准计算,为了满足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智能电表还有缴费提醒的特殊功能。即智能电表能够通过冻结电量的形式,为一些没有及时缴纳电费的用户提供缴费提醒,在方便用户用电的同时,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智能电表还有着参数测量功能以及费控功能。参数测量功能,指的是智能电表既能测量数据并对其精准记录,又可以通过特定的电流电压等数据参数,来对一些测量误差进行控制。另外,智能电表还可以完善传统电表的计量监测功能,例如可以对电压值、电流值以及功率因数等数据实现动态监测,一旦发现有单一数据异常情况,就会进行智能记录,这让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变得更加简单,为企业线损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智能电表中的费控功能包括本地费控和远程费控,其中本地费控是通过射频卡媒介来对费率进行监测,是一种“先交费后用电”的预付费方式,智能电表通常设置了 2 套费率时段,达到了对电费的动态核算。而远程费控指的则是通过无线网系统或者远程售电系统,来达到远距离对电费设计和计量的目的,对于电力企业的电费计量工作效率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2产生窃电的主要原因
对于电力市场的运行中,出现窃电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存在侥幸的心理或者对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不能够享受,想将其据为己有,因此就会通过不良的行为或者不正当的窃电措施,从而获取不法的利益。同时很多的人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其他的不良窃电行为进行学习。另外在面对不良的窃电行为时候,一些人群不会采取及时的制止行为,还会效仿这种不良的行为,因此就会以身试法。结合电力能源的使用个人与企业来讲,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就会忽视法律的规定。在窃电行为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导致整个电力环境出现严重的破坏影响。
3 提高装表接电技术与防窃电行为的具体措施
3.1 给予质量控制和安装环境足够重视
在电力管理和用户用电管理中,智能电能表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如果发生故障,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用户来讲,都会出现相应的损失。要加强对智能电能表的质量控制,进而做到在事前有效控制损失。电力企业在智能电能表进行挑选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如生产企业的资质、电能表品牌、产品质量标准、电能表的灵敏度等。针对用户来讲,并不够了解电能表的性能,无法精准判断智能电能表的质量,这时电力企业可以提供统一的电能表品牌,指引用户进行科学合理的挑选,提升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
智能电能表的质量如果可以得到保证,在未来使用时才可以有效减少计量失准的情况出现。此外,在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安装环境进行精心挑选,保证环境的湿度较小、没有阳光照射、灰尘少、磁场影响小、温度低,以防智能电能表受到环境影响,出现计量不准确的问题,最终实现对企业和用户合法权益的维护。
3.2注重检测工作并及时解决相应问题
在智能电能表使用前和使用中,应循环检测与维护电能表的计量,保证计量可以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真实、精准的反映。应定期维护智能电能表,如果发生检定误差超标情况,需要及时换新、维修电能表,对故障部件进行及时更换,保证电能表满足使用标准后,才可以重新使用。如果智能电能表由于故障需要进行拆卸,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根据相关工序操作,以防因为维护和移动等行为,对计量准确性造成影响[4]。用户、电力企业如果对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时,应由专业人员带着检测工具,到现场实施现场检测,公开检测方法、检测程序、检测结果,在保证智能电能表计量正常后,根据相关工序重新进行安装和稳固,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3.3提高装表接电技术与开关的控制管理
作为相关的电力企业部门与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出发,对装置的安装过程中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出现窃电的漏洞。通常情况下,对于全电子式电表的使用过程中自身的防窃电保护性能较高。所以,就会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按照具体的转标与接线方法及时的防止窃电功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以将接线端与电表的外壳进行连接,还要制定连接的位置,实现电表外壳结构的结合利用。在提高保护性能的同时减少窃电行为的发生。对于一些先进的电表应用过程中,要设置较多的科学控制点位与信息相关装置,通过装置的使用防止发生无人监管的行为发生。最后,在智能电表的使用与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对应的抗干扰设备,然后对周围可能发生的非法连接情况及时的发生并且采取处理措施,减少窃电行为的发生。
3.4对装表接电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由于一些装表接电技术人员的行为会对整个接电工作的质量与防窃电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相关的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对其操作进行及时的监督与管理。可以通过严格的培训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从而保证员工工作过程中严格的遵守相关法律与规范,将自身的装表责任充分的体现出来。然后监督工作人员遵守操作流程的行为,定期的举行检修操作。其次,对新装的电表实施全面的检查,结合实际的情况与工作流程采取严格的操作规范,同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装表结果的真实与准确。最后,加强对一些偏远地区的防窃电行为,对出现严重不良行为的地区要及时的采取监督工作,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中,电力企业的电能供给需要保证稳定与安全。因此作为电力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制度约束效果,从根本上解决电力输送与使用的问题。在实施装表接电技术的时候就需要根据规范的要求切实的执行安装操作,还需要重点做到防窃电的安全从而保证用户与企业的人身安全与经济效益得到保护。电力企业还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及时的培训,定期的组织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起到自身的表率作用。然后成立相对应的监督管理部门,提高对窃电行为的约束与管理,减少电力能源在使用当中不良问题的发生,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普云凡.智能电能表中窃电与防窃电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98.
[2]张方方.智能电能表的防窃电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5):206.
[3]丛静.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的研究[J].科技风,2018(14):196.
[4]兰凯.智能电能表运行维护及防窃电技术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176.
[5]黄利.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研究[J].居舍,2017(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