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各个都在不断创新发展,电力行业也是如此,积极引进全新技术方法到实际工作当中。近些年智能电网以及开始推广普及,智能变电站等先进的电力设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500kV智能变电站来说,继电保护设备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力度,充分分析其可能发生的故障,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从而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推动电力行业发展。
关键词: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解决对策
引言
55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电力故障则会产生较大范围的影响,为此需要针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进行工作优化,不断强化550kV变电站的整体继电保护系统,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
1 55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
1.1?高频电流的诱发故障
在550kV变电站运行时,由于需要处理高压电力,因此在变电的过程中极易产生高频电流,进而诱发相关的电力故障。例如,在变电过程中,一次电力设备将相关的电气开关隔离之后,变电站的母线则受到了电磁信号的干扰,同时高压的调整也产生了相应的高频电流,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性。若是在变电站运行阶段,隔离开关进行二次设备的调整,二次设备仍旧会产生非常大的磁场和电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则会产生一定的高频电流,影响到继电保护设备,降低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2干扰故障
干扰故障主要电磁波辐射影响或者是静电干扰所引起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部分通信器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且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敏度很高,这些电磁辐射的存在干扰继电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的过程,可能会使其在电磁波辐射的干扰下错误的进行保护动作,由此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质量。此外,工作人员长期在电厂工作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在身上携带一些静电,这些身上附带的静电在接触到电路时便会产生放电,由此将会诱导继电保护装置在错误信号的引导之下进行保护动作,以至于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状况。
1.3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问题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运行情况和设备运行紧密相关,一旦电力系统二次回路运行稳定性存在问题就会引发电网系统的电力故障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电压不稳定问题等。其中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的发生就会造成互感器二次回路发生非常显著的异常问题,若是电压不稳定就会影响到电压回路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准确判断。
1.4继电器触点方面的故障问题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只有各个设备进行良好配合才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继电器是最为主要的部分,运行频次相对较高,所以运行触点是比较容易发生故障的因素之一,同时问题类型也比较多。造成此方面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触点材料质量较差、触点所处环境较差、触点负荷量较大、触点所受电量较多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继电器触点的粘连,从而引发金属触点的发热问题,严重情况下会引发周围相邻触点的粘连,进而造成继电器发生运行故障。
2 强化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措施
2.1通过参照法来确认继电保护系统故障所在
通过参照法来确认继电保护系统故障就是通过标准技术参数对于电力系统中故障设备参数实施对比,能够准确及时的确定出故障所在区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通过综合性分析来加强标准参数制定,要第一时间按照系统发展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分析,从而最大程度上确保标准参数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按照技术参照标准来进行,以此为基础加强故障检查力度,提升故障检测准确性。
2.2落实二次回路巡检制度
定期的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以及维护十分重要。二次回路是由护板器、自动装置以及继电器组件连成的电路,通过定期的对于二次回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以及维护则可以有效地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同时也可以及时而有效地排查出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存在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故障位置。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持续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严格落实二次回路巡检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保护措施。
2.3完善继电保护管控体系
在电力企业内部需要完善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管控体系,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有效的科学管控,针对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可以选用科学技术进行无人操作,减小危险的发生,促进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工作。在电力系统中安装全方位监控体系,对整个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进行远程监控,以便有效地发现问题尽快将问题解决,同时在系统软件中输入电力系统运行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样能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的准确性。
2.4消除磁感应干扰
电磁感应的干扰问题,也是保证继电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条件。在技术管理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干扰源与二次回路系统之间的互感状态,并在缩减电磁感因的压力的同时,维护整体二次回路内的电力流通水平,消除可能存在的干扰电压问题。在互感M与线缆长度数值L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平行度,并由此在电缆沟道的设置中,保证一次载流导体与干扰电压保持在稳定状态下,以此缩减平行段的整体长度。注意,在计算公式中,当出现a=b的情况后,二次回路中的负载电压干扰之就会为零。在这一条件下,应尽可能的使用相同活路电缆芯对电缆进行设置,并避免回路正、负极电缆芯处在同一电缆内。由此,保证低感应电压的处理效果。而在抗磁干扰技术中,还需对磁性材料进行屏蔽处理,使干扰源与二次回路之间,始终保有电磁屏蔽物的隔绝状态,以此消除二次回路中的感应电压问题。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体现为带有电磁屏蔽技术的控制电缆。换言之,电磁屏蔽控制电缆的隔绝效果,正是应用到了防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在隔绝正、负极电流条件的同时,实现风险防范效果的应用目标。
2.5提高操作的精准性
目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管理仍有人员操作失误的现象,人为技术原因已经成为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失效的重要原因。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精准性,降低操作故障频率,加强专业人员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定期组织继电保护装置管理人对二次图纸及保护原理进行学习,提高操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其次,操作人员在具体操作时应当严格的按照标准技术规程进行,保证自身操作的严谨性与精准性,避免操作过程中因疏忽导致的问题。最后,加强智能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性检查,重点提高自身操作的精准性、熟练度,重点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由此达到提高操作准确性,更好适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需要。
结束语
变电站继电保护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正常运行和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这就需要维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强化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以及管理工作,通过加强二次回路巡检、采取抗干扰措施及完善继电保护管控体系,从而在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的状态之下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祉娴,刘涛,饶鑫.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18(22):103-104.
[2]王建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可视化技术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64.
[3]任奎,闫冉.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应对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206.
[4]高璐轩,张晓博,周小燕.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应对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0):231-232.
[5]熊明,侯巍,洪亚.浅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J].科技资讯,2018,16(2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