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9期   作者:于洪杰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得到有效进步,与此同时,生活用电以及生产用电的需求有所增加,对于电网而言,其结构具有复杂性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得到有效进步,与此同时,生活用电以及生产用电的需求有所增加,对于电网而言,其结构具有复杂性,如果在当前的背景下仍旧采取传统的电网控制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从本质上保障电网的整体销量。单纯的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成果,与电网的功能性、广泛性、复杂性有所适应,能够进一步避免传统控制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还可以发挥其新型技术的重要作用。当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目标,所以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应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气系统中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由电气参数测量、数据传送以及控制等装备构成,从而实现原件、设备的高效监测与调节,实现电力系统的有效、高效的运行。本文在电气自动化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电气自动化应用的作用与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希望本文中的分析能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建议。
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状况分析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概念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之中,计算机的技术归属于核心技术,在当前的电力系统应用之中非常的广泛。促使我国的电力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的配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在供变电所和输变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我国电力系统信息采集实现了各省、市等不同地区电网的自动调节,网格动员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之一,采集到的信息可以智能化地存储和集成,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效率。PLC技术对电力企业同样重要,其有效的完成电力数据的分析、采集、传输、整理与转换,从而控制整个电力系统协调的能力,促使相关的生产过程合理而高效,也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PLC技术的应用也可以简化电力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性,从而降低了电力的损耗。
        1.2 在电力系统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本身就具有稳定、快速、高效、安全的优点。21世纪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使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从而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中也越来越成熟。在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电力系统多元化的发展,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价值和形象。所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要必然会逐日的增加,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中国电力系统满足需求的范围将逐步进行扩大,在未来电力企业发展的首选将是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        
2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2.1 对策的制定能起到辅助作用
        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全面深入的应用中能控制系统的运行,帮助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传统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实现电力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还能减轻仿真平台的运用,加深电力系统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2.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经济价值
        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持下,组织与结构的全面优化组合升级,是对电力系统成本支出的控制。可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能帮助系统技术的提高,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让电力企业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
        2.3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社会价值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利用,帮助电力技术水平进行提升,推动社会的发展壮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加深了其在社会上的应用程度。在技术的支持下,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有助于促进生产。


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信息管理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得到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支持,并且当前社会中广泛的应用在各大软件与行业之中,且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切实的发展,有助于电力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掌控,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总的来看智能电网中信息管理技术是其核心,始终贯穿于调度、发电、变电、用户反馈等环节,帮助变电站建立全面的智能自动系统和稳定控制系统,并与信息管理的紧密结合,最终实现柔性调度交流输电系统的构建。
        3.2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电力生产自动化的实现,最为重要的是对变电站自动化转化的发展,而这一步骤中不可或缺的是计算机程序,充分的实现计算程序的利用,自动化能对程序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各项设备的网络化、集成化、数字化发展。计算通讯网的完善,离不开宽带电缆的应用,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变电后,计算机程序能自动进行跟踪,并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用户与电厂之间使用变电站进行连接,因此用户与电厂配备的传输电线是提前建设好的,在具体使用中利用通讯电缆,实现网络一体化建设,同时在数字传输时效性的帮助下,将电网系统中的调度进行掌控,实现变电站的远程操作。
        3.3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我国电网调度可划分为五个阶层,即最高层国家电网,其次是大区电网、省级、地级、县级电网,综合起来组合成覆盖全国的大型电力网络。传统的电网建设中忽略了各级电网互相覆盖、相互联系,但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通讯技术的加快,电网系统建设的加深,电网自动调护的实现,在传统的电网建设基础上,还要借助计算机系统,建立各级电网的信息共享平台。这个信息共享的建立,需要参考各级电力单位的调度与控制能力,同时在变电站建设中加大远程终端设备、服务器等建设。这是因为调度的自动化在对电力网络各个端口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还对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跟踪。在上述应用上要实现安全监控,还需要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与评估。
        3.4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可以说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现场总线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网络、监控、通信等技术的交融下,实现电气智能化。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之中体现出智能化、自动化,通过现场的综合运用,将现场与电力系统协调发展,形成数字化的电力工程网络。现阶段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借助于网络监测以及电力系统信息的处理,同时在信息有效传输过程中,实现信息有效性的判别,且相关工作人员在信息处理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5 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
        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最为关键的是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建立自动化的数据库,能突破传统的技术限制,建立更加符合自动化需求的信息来源,使得电力能源需求与信息相符合。在调查中发现,数据库技术及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从而在出现之初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并在发展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型电网的建立与运行离不开人工操作,在人工操作中可明确的看出其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而且当今社会发展讲究的是工作效率,基于此,减少人力支出,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电气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提升电力系统工作安全性、稳定性、效率的基础上,还以自动化技术为辅助,全面建设完善电力系统应用设备与运行模式,以求为社会提供更为高效、高品质的服务,建立覆盖面更广的电力系统,为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袁翠翠,廖春华.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11):244.
        [2]李怡.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10.
        [3]何俊佳.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7,(3):289-290.        
        [4] 赵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9):106-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