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施行人工血管转流术后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李莹莹
[导读] 分析对接受人造血管移植术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对接受人造血管移植术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均进行人造血管移植术,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加以全面的护理措施,分析两组透析情况。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人造血管移植术时可对其展开全面护理,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人造血管移植术;护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需要建立一条血管通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最好的选择就是建立静脉内瘘,但是部分患者如老年患者的血管条件比较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因此需要进行人造血管移植术来建立,人造血管移植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进行反复穿刺,但对于内瘘的穿刺技巧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护理措施【1】。本研究主要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施行人造血管移植术的护理体会,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共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0例、5例,年龄均在26岁至55岁间,年龄均值为(45.10±5.63)岁;研究组15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7例,年龄均在24岁至60岁间,年龄均值为(46.02±5.58)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及人造血管移植术。血液透析为每周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h,血流量控制在240~300ml/min之间。人造血管移植术选择美国Gore公司的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6mmx300mm)进行,均选择“U”型位,患者前臂腕关节和肘关节中下1/3位置为底端,开口位置选择肘关节位置。
        研究组:常规人造血管移植术及护理措施。人造血管移植术的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护理方法主要为以下两点:一是术后患者具体状况的观察及护理,术后观察患者血管情况,做好正确的生活、心理护理措施,并开展相应的健康指导,患者手臂存在肿胀、疼痛等情况时可进行对症处理,在术后3天进行100ml生理盐水注射,并将患者患肢抬高,用红外线照射,能够预防血压。二是人造血管使用的护理,在术后3~4周后会有新的内膜形成,没有组织渗出的情况下可使用,但不能过早使用,过早使用容易出现移植物压缩,吻合口会出现出血、感染、血栓等情况,每次血液透析之前都需要观察患者人工内瘘是否存在血肿、感染、假性动脉瘤等情况。出现血肿时可以用硫酸镁湿敷,赛肤润涂抹;穿刺时由专人穿刺,在透析室由总巡护士完成穿刺。

穿刺时根据人造血管的特点来穿刺,管壁比较后、血管不滚动则进针角度在45°作用,每次穿刺位置间隔控制在1cm,最好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避免出现在某一点充分穿刺的情况,会造成血管壁损伤,出现血肿;穿刺后需要固定好,移植肢体位置不能进行血压测量,拔针后按压止血20分钟,保证压点准确,压力不能过大,容易引起血栓。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均为计数数据,以%表示,进行x2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数据统计学,对照组出现2例血肿、1例感染、2例血栓,不良反应总数为5例,占比33.33%;研究组出现1例血肿、1例感染,不良反应总数为2例,占比13.3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5.052、p=0.001。
        3 讨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透析,因此都需要建立可靠的血管通路,人造血管移植术建立血管通路在临床血液透析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生物兼容性好、通畅性好、血流情况佳、方便反复穿刺等优点,但是在透析后容易出现肿胀、止血困难等情况,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还需要配合日常治疗、护理措施,才能够保证人造血管移植术的效果,缓解患者的痛苦【2】。
        本研究主要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接收人造血管移植术时对其进行护理,护理内容主要是术后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观察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加强人造血管使用技巧,能够患者进行引导,使得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注意人造血管的使用,加强细节处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3】。
        本研究结果得出,对接受人造血管移植术患者进行护理后,能够有效避免血栓、血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透析效果,可将该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银美. 6例人造血管移植行血液透析的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29+48.
        [2]薛佳佳,钱磊,吉小静,杨群. 人造血管移植内瘘早期穿刺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的护理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2):85.
        [3]姜惠丽. 人造血管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维护管理现状[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3):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