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肺癌手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4-2020.4月收治的78例肺癌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并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手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均取得一定的效果,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小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肺癌;术后感染发生率
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致病率以及致死率非常高。在我国,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的一种疾病[1]。由于肺癌患者在患病早期的症状不明显,等到入院治疗后,很多都已经到了中晚期。在临床上,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为肺癌患者进行治疗。但术后发生的感染会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要利用有效的护理方式来预防肺癌患者术后感染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循证护理在肺癌手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4-2020.4月收治的78例肺癌手术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6.37±3.29岁),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6.38±3.5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且同意了本次研究。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护理的方法如下:
护理人员在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一般来说,引起肺癌患者术后感染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期吸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心肺功能不齐全。在手术后,患者由于术后疼痛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排痰、胸部组织进行手术创伤而使患者的胸廓活动受限、手术前后护理不当以及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等原因所导致的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预防患者口腔细菌的滋生从而引发患者的肺部感染。对于吸烟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要让患者的手术前2周进行戒烟,对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给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或者是运用抗生素全身用药,等到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就可以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当患者麻醉清醒之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采取半卧位的姿势进行卧床休息,一般来说,需要为患者的头部和上身都抬高30度到45度之间,这样可以有利于患者的胸腔引流。与此同时,在每隔2到4个小时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咳嗽以及排痰方式,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5次左右的深呼吸,同时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这样有利于患者进行排痰,还可以让患者进行雾化吸入,让患者的气道得到充分湿润,有利于患者的痰液排出。此外,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让患者在术后的积液以及胸腔残气能够有效排出,有利于患者的患侧肺部复张。护理人员还应该鼓励患者早日下床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患者的肺部复张,同时患者的肺活量得到增加,让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这样能够有效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肺部感染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人数为4人,感染发生率7.69%,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人数为12人,感染发生率为30.77%,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7.6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30.7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n,(%)]

3.讨论
肺癌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其致病率以及致死率非常高[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吸烟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患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目前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利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通常在术后,还会配合化学药物治疗以及放射性治疗来为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的护理之下,这些治疗方式会让患者术后在不同程度下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这种感染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时还会降低肺癌患者的生存几率。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来为患者术后进行护理,以预防患者在术后肺部发生感染的几率[3]。
现如今,护理人员往往会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为肺癌患者在术后进行护理,这种护理方式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肺部发生感染的几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进行循证护理时,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维护患者的口腔健康,有效防止了患者的口腔细菌而引起的术后肺部感染。并且运用相应的药物让患者的气道保持湿润,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同时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让患者的肺部进行有效的复张,降低了感染的几率[4]。在本次研究中,为研究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运用循证护理,发生肺部感染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效降低了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运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循证护理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赖琴.循证护理用于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心理月刊,2020,15(09):63.
[2]刘东玲.整体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2):234-235.
[3]谢勇前,陈园.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8):183-184.
[4]陈男,茅昌敏.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