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内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13期   作者:刘壮
[导读] RAMS指的是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通过对其中可靠性概念的运用,对城市轨道交通做出全面的分析,找到可靠性在城市轨道中对车辆质量的积极作用。
        摘要:自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因为需要使市民在使用城市轨道交通时既能感觉到舒适,也必须对市民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的原因,现如今RAMS管理已经是全世界各国所使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最主要的手段,其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车辆在行驶当中的安全性与规范性。自1998年起,欧洲国家便已经开始实行RAMS管理,我国在2008年时才开始对其的研究、使用。所以比起国外相对比较成熟的RMAS理念,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使用还有所欠缺。其中,可靠性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当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可靠性;城市轨道;寿命周期
        引言:
        RAMS指的是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通过对其中可靠性概念的运用,对城市轨道交通做出全面的分析,找到可靠性在城市轨道中对车辆质量的积极作用。将可靠性概念放入到车辆全寿命周期内,可以明显地发现在对车辆进行设计和制造时,能够全方位的对车辆做可靠性管理,并且在对车辆进行维护时,需要对车辆采取新型维护模式,这种理念基于对可靠性概念的分析得出,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和卓越性。通过具体的分析得出,可靠性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当中有着十分先进的理念和对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维护模式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性是指一个产品在某个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要求的能力,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当中当中可靠性要求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分为车辆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轨道的条件、隧道当中的条件、车辆维修的条件、车辆的使用条件等。例如在高寒地区和热带地区的行车条件是远不相同的,而且不同的驾驶员来驾驶轨道交通车辆和不同的维护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也会使车辆的可靠性有所不同;而对于“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个概念一般情况下都是用车辆行驶的时间和所行驶的路程来表示,对于车辆上不同的系统与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个概念又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车辆上的轮胎和转向架,其一般是用车辆行驶的路程来表示;对于车辆上的空调系统一般就是用车辆所运行的时间来表示。不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量刚来进行表示,车辆的可靠性一般都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的。
        二、可靠性的指标
        对于可靠性的评价一般都是使用一致的量刚,称为可靠性指标。就目前而言,可靠性指标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无故障间隔距离、百万小时故障数、百万公里故障数和故障率等。具体情况如下表:
      





二、可靠性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内的应用
        目前规定的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分为论证、设计、开发、生产、安装、运用、维护和报废几个阶段。对于论证、设计、开发和生产这四个阶段通常都是由生产厂商来完成,而安装、运用、维护和报废这四个阶段通常是由运营商来完成。在整个产品的寿命周期当中,都应该根据可靠性的理论来贯穿整个周期。
        1、产品本身的可靠性和运行阶段的可靠性
        对于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可以分为产品固有的可靠性和在运行当中的可靠性两个部分。其中固有可靠性是由产品本身的设计方案、制造手段来决定的,而产品的运行可靠性是在所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产品本身固有的可靠性能够被发挥到什么程度决定的。其中各个因素对产品的可靠性影响程度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得出,前期的设计与制造对于车辆的可靠性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如果想要车辆在全寿命周期内拥有较高的可靠性,那么在对车辆进行设计和制造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要求各个系统和设备符合可靠性的基本指标;同时在车辆的使用过程和维护过程也能够产生对车辆可靠性影响的因素。总而言之,必须要将可靠性的工作贯穿在车辆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过程当中。
        2、在可靠性管理模式下的维修手段
        根据RCM规定,对产品进行维修时,产品的故障数据是维修项目和其设定时机的基础。所以要想对车辆的故障进行有效的维修和使用更加先进的维修手段,首先要做的就是保障故障信息数据库的完整性、准确性。利用信息数据库当中的数据来对车辆进行故障分析,不仅能够反映出车辆不同的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还能够在其维修过程当中提供可靠的保障。当故障信息数据库完整时,在进行新车的设计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避免该故障再次发生,以提升车辆系统与设备固有可靠性的手段来将车辆的整体质量进行提升和改善。
        结束语
        通过对可靠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内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开展可靠性的工作十分重要。在新干线建设期间,一定要使用可靠性管理来控制车辆的设计、车上设备的生产以及在运营时期对车辆的维护、修理等工作;同时要对车辆的高发故障区域进行定期检查并且对其进行科学性的维修,将收集到的故障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以提高城市轨道列车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为市民的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陶涛,龙静,龚玲.可靠性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内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12):4-7.
        [2]刘爱明. 轨道车辆门系统可靠性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
        [3]余卓民. 基于可靠性的机车车辆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
        [4]赵惠祥,余世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01):7-10.
        [5]李睿. 制造网格系统可靠性管理研究[D].上海大学,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