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高层次建筑物的增多,这就对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该项技术的施工质量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同时也需要考虑科学性与环保性,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深基坑施工的技术以及相关检测手段着手进行探讨和分析,以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关键技术
引言
深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后期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促进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质量的提升。
1深基坑支护施工要求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各项施工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深度、工程进度制订施工方案,在总工程师审批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满足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后才能施工;(2)深基坑施工必须解决地下水位问题,使用轻型井点抽水方式,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1.0m以下,并由专人全天候值班抽水,做好记录;(3)在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多台挖土机间距必须大于10m,遵循由上而下逐层挖土的原则,严禁深挖;(4)深基坑上侧堆放材料、移动施工机械时,必须和挖土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在土质良好的情况下,应离开0.8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5)雨季施工时,必须为基坑四周的地面水设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及地面水流入深基坑,雨季开挖土方应在基坑标高以上留15~30cm的泥土,待天晴后再开挖;(6)深基坑回填土要四周对称回填,并做好分层夯实。深基坑施工中,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还要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与质量问题。
2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
2.1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技术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处理中采用柱列式灌注桩进行恰当排列是比较常见的手段,其可以结合深基坑结构以及相应土层、地下水的实际状况,合理设置排桩密度,以此体现出较强的支挡效果。由此可见,在柱列式灌注桩施工处理中,相应间距需要严格把关,能够以现场支护需求为出发点,确保整体支护效果更强。如果是支护要求较高的深基坑结构,同时还面临着一定的防水要求,则需要设置较高的密度,借助于密排方式实现对于柱列式灌注桩应用价值的提升。针对柱列式灌注桩自身结构进行优化控制同样极为必要,一般需要将桩径设置在600~1000mm之间,并且能够优选混凝土材料予以灌注,避免自身存在严重裂缝问题。相应灌注桩的构建往往可以采用钻孔方式,结合不同桩体点位进行恰当钻孔,进而也就可以在恰当灌注混凝土材料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桩结构的有效构建。为了进一步提升灌注桩的整体稳定性,往往还可以在各个桩结构顶部利用钢混圈梁予以加固,确保各个桩结构之间的联系较为牢固,可以共同作用于建筑工程深基坑结构。从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方式的支护应用效果上来看,其确实能够表现出理想的支挡效果,对于土体的固结作用较强,能够较好实现坍塌或者深基坑变形问题的防控。虽然该支护方式也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挡水效果,尤其是在密排处理下,挡水作用有所提升,但是依然容易出现严重渗漏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2.2深层搅拌支护技术
相对于柱列式灌注桩排桩处理面临的一定程度渗漏问题,借助于深层搅拌桩支护方式能够形成较好解决和控制效果,其在挡土以及挡水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深层搅拌支护主要就是借助于水泥浆及其相应固化剂,实现对于原有深基坑土体的加固处理,以确保其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支挡结构。喷浆法作为深层搅拌支护结构处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借助于“四喷四搅”工艺进行协调构建,以促使深层搅拌支护更为全面可靠。
在深层搅拌支护处理中,除了要保障材料质量可靠以及能够构建理想的搅拌桩结构外,往往还需要重点控制相应搅拌桩的垂直效果,要求垂直方面的偏差度能够控制在1%以内,进而也就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防水以及挡土效果。但是如果建筑工程深基坑结构深度在7m以上,则很难利用深层搅拌桩进行支护,施工处理难度相对较大。
2.3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在制备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混合比,而对混合比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实际状况,在选择钻孔位置的时候,也要确保钻孔的质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钻孔机位置并将其安装好,对桩孔深度的把控也要合理,整个流程需要规范。在钻孔机施工之后,需要对孔桩进行清理,避免钻孔的时候出现损坏墙壁的现象。一旦墙壁出现裂缝,则需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防止给孔桩造成断裂的威胁,给整个建筑的结构造成损坏,相关操作人员在钻孔的时候要严格控制速度,避免钻孔机的震动力度过强。在这些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对桩柱进行掩埋,而掩埋深度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整项庄住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桩柱的掩埋深度需要大于一米。
2.4钢板桩支护技术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还可以借助于钢板桩,直接利用热轧型钢版在深基坑中进行合理布置,促使其能够对于深基坑的稳定性提供支持,防变形效果较强。因为钢板桩支护对于钢板材料的依赖性较高,这也就需要重点做好钢板的优选,不仅仅需要考虑到钢板尺寸,还需要重点关注钢板性能,避免应用品质不佳的热轧型钢材;针对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也需要严格控制,尤其是对于锁口以及钳口的应用,更是需要表现出较强的契合性,尽量降低相互连接区域存在的明显缝隙问题。虽然钢板桩支护方式的应用便捷性较为突出,施工处理较为高效,但是最终应用效果却并不是特别理想,承载能力有限,相应深基坑稳定性保障受到一定局限,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深基坑项目的具体要求慎重选择。
2.5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充分发挥锚杆钻机的作用,首先要操作锚杆,钻到指定的位置向孔内注入水泥浆。在完成校线的锁定之后,能够有效增强主体的强度,从而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施工的时候也要对施工主体进行科学合理地测量,以确定好钻孔的位置和深度,使他能够更科学准确,这样在使用钻孔机的时候也尽可能的避免偏差的出现。一旦出现问题就要马上终止操作,并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才好开展后续的钻孔工作,在进行注浆的时候,也要考虑注浆体与相关配置的符合程度,确保支护主体的稳定性,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排水工作,以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的不断提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标准要求也更加严格。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并加强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确保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发挥最佳效果,提升深基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磊.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6(22):214-215.
[2]赵连平.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12):82,92.
[3]杨放伟.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181.
[4]陈先明.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61-162.
[5]黄鹏飞.分析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6,42(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