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逐渐增多。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环保和低成本上,这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有效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与建筑模式的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BIM;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
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首先设计好几个部件,在现场组装,然后完成房屋的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幅提高工程效率。BIM技术的组装式建筑工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1],有助于促进建筑业向环保、集约化方向发展。
一、概述
1.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一项工程,主要是在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装配预制结构构件,然后完成施工项目的施工。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此外,采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保证工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建设项目按期竣工。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构件设计,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构件施工,再按施工方案进行构件拼装。这一过程使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一体化的特点,既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符合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2.BIM技术
BIM技术又称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BIM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参数模型集成各种工程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建立建筑模型,为施工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和参考。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2]。
技术上的三维信息技术可以使不同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清晰,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效果,建立完善的建筑结构施工模型,为施工提供更全面、更直观的参考,对提高施工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各施工环节的协调,充分体现BIM技术的协调性。此外,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施工策略更加合理,提高业主的信任度。通过BIM技术,我们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的建筑效果图,可以给业主带来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让业主对建筑有更全面的了解,增强他们的信任感。BIM技术可以用来模拟实际操作中不能操作的事物,也可以用来模拟各种建筑物的模型。通过BIM技术的5D仿真功能,全面还原建筑环境,帮助用户提高安全意识。例如,通过应急疏散模拟的5D仿真功能,用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应急疏散通道的具体情况。
二、应用实践分析
1.数据采集
首先,在数据存储过程中,能够合理应用数据库技术,通过地图和实践调查等手段构建平台层,促进数据的读取、保存、验证、集成等功能。同时,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也需要进行撞击检查和三维模拟工程。其次,优化制度结构,提升主体功能。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IFC格式快速创建对应的管理系统和运营维护管理系统,确保软件工程管理系统和项目集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有效的两个连接。我保证。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的长期发展过程。最后,实现了有效的对比度分析操作,形成了目标强大、有效性高的动态系统。在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中,可以独立地计算与工程量对应的节点,正确地统计适当的信息,促进各环节的动态现场管理的执行,发挥更高的效率,充分发挥BIM的技术效果[3]。
2.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大提高施工人员和工程的安全稳定,帮助减少各种问题和事故的发生。在工程安全方面,通过BIM的合理应用,该技术方法可以全面、有效地分析和管理工程建设的实际环境,及时探索、革新高效、科学的安全控制手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高概率的问题和事故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工程各方面的安全。基于BIM技术,员工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详细施工行为,全面检查各阶段工程的安全水平。通过实施相关作业,如果发现工程中的一部分可能发生事故或问题,可以使用BIM技术具体分析对应的问题、事故的原因、实施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具体设计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案,以确保各种安全风险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可能性和发生可能性。
不良影响另外,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引导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有助于全面改善各种安全隐患。
3.碰撞检测
建设公司使用技术软件,对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工程过程进行三维数据建模操作,有助于减少各种相关建筑图纸和结构图的冲突。在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水、暖气、电等管道交叉问题频发。通过BIM的合理应用,施工公司可以减少各种施工图和结构图之间的冲突。技术方法可以模拟在各种各样的施工条件下管道配置的吊起场面。减少各种工程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同时,BIM也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的控制和设计变更。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合理地结合设计变更和模型。通过模型的调整,施工者可以把握工程量的各种变化。速度和准确度。
4.施工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分析和管理各种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具体来说,在各种建筑材料的管理中,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平面配置功能,可以组合各种建筑材料进行分析,有助于施工单位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相应材料工程建设。另外,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规定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保证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质量。最后,在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设计相应的人员施工技术标准,有助于提高人员队伍建设的规范性和有效性[4]。
三、应用意义
1.提升设计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中涉及的各种预制构件进行必要的预埋处理和预留设计,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和不同工序的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相互配合。在BIM技术下,由于其协同优势,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掌握BIM模型中的各种设计信息,实现设计的优化和调整。另外,由于BIM模型中包含的技术相对较多,如云技术、BIM技术等,使得设计人员能够统一上传专业的设计信息,使得BIM平台包含了完整的设计信息。BIM还包含一个自动纠错模块。该模块的存在使设计平台能够及时自动调整设计方案。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装配式建筑包含了更多的预制构件。BIM系统的设计模块能保证设计图纸的同步开发和参数修改,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实现了设计方案的全过程控制。
2.降低涉及误差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使相关预制构件更加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有效减少各种施工误差,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BIM模型中,我们可以调整预制构件的尺寸和配筋参数,使预制构件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要求。由于BIM模型具有三维可视化功能,借助该功能可以了解各预制构件的配合度和配合度,也可以直接进行相应的管线优化,有效避免了各构件间矛盾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构件间的配合度设计误差,实现建筑工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3.实现标准化设计
在BIM模型中,可以实现各种建筑信息的集成和共享。通过设计方案的上传和共享,云服务器将包含各种构件的尺寸和规格信息,建立完整的构件信息数据库。在云服务器中,构件数据库是随着设计工作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的。设计者可以实现相似数据库资源的比较,进而获得最终装配式建筑的构件信息。在增加装配式建筑数量的过程中,预制构件信息数据库的形成,使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逐步实现设计标准化成为可能,有效地节省了户型设计变更的时间,有效实现标准化设计[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一些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技术应用效果,实现了施工质量、成本和进度管理,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效益。未来,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将推动整个建筑业的现代化。综上所述,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采用BIM技术有很多优点,不仅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这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小娟.基于BIM 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管理模式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99+202.
[2]刘三玲,叶家成.BIM 技术参数化模块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26(11):45-49.
[3]刘著群,杨之坤.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上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44-46.
[4]许蓝月,单贺明,黄春阳.基于BIM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6):80-82.
[5]常春光 ,吴飞飞.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7(2):170-174.
作者简介:郑大朋(1990.2-),男,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职称:助理工程师 ,单位: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技术类土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