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而言技术人员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做好技术规范要求。同时,对材料的质量做好选择,只有选取高质量的原材料,对沥青混合料做好配比设计,提高拌和生产质量和施工场地摊铺工作的管理,同时负责不同施工环节的施工人员之间相互合作,才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而才能促进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沥青面层施工管理
1.1施工准备
在沥青面层施工操作落实之前,为了保证后续的施工操作更加顺利、高效,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气候等基础性影响条件进行全面考察,而后全面总结施工需求,指导施工操作。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是,要严格控制沥青的施工温度,仔细阅读设计文件,科学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根据检测结果配合施工机械、技术、方法等施工。
1.2选择原材料
施工材料会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选择材料时,要秉承严谨、客观的原则,保证材料质量。粗集料、碎石等都是沥青路面的基层原料主体。碎石加工层面一直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参照标准,因此碎石加工质量无法保证,较为粗糙,而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很可能受到碎石质量的影响。选择骨料时,最好“货比三家”后,选出品质最佳、信誉最高的原材料供应商家,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质量。
1.3调配沥青混合料
面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到沥青混合料配比合理性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除了要保证方案的规划科学,还要对碎石的处理技术进行改善或革新,保证更严格地筛选粗集料,满足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同时,细集料属于路面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不可或缺,而且相比之下,细集料对工程整体施工效果的影响更大,因为公路工程工程中应用细集料的地方很多。所以根据工程施工方位的需求进行粗、细集料的调配非常关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与标准执行,保证配料之间的比例科学、合理。
1.4运输与摊铺沥青混合料
自卸汽车一般为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主要工具,在准备车辆时,要注意多对应出几辆,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影响车辆运输过程的高效与稳定。提前预想,可以让后期的调整措施落实得更加及时。沥青混合料装车过程中,要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沥青的温度一直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温度影响施工的顺利与质量。在温度维护上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措施处理,如加盖篷布等。车厢的内部要涂抹油水混合物,防止沥青粘结在运输罐内部,造成浪费。同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沥青混合料要由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装卸,并及时对温度进行检测,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指挥施工。
1.5压实面层
执行沥青施工面层压实操作时,要根据施工要求科学配置压实工具与机械。通常情况下,压实作业分为5个步骤:碾压、摊平、洒水、二次碾压、养护处理。基层厂拌法、底基层路拌法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要施工方法,以上两种方法可以保证面层的强度。同时沥青作业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半幅施工法,这种施工方式可让高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可以让施工工期占用的时间得到缩减,提升施工效率。
2公路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2.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
(1)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原材料选择和使用方面,相关人员只有确保粗集料质地洁净干燥、没有受到风化的影响,内部没有杂质的条件才能开展施工工作。
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粗集料的压碎值、磨耗损失、坚固性、针片状含量、软石含量<0.075mm颗粒含量与沥青的粘附性等技术指标进行专业检测,只有确保粗集料的规格符合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而才能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2)细集料质量控制。相关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洁净、干燥,棱角性、坚固性、砂当量或亚甲蓝质地的细集料来提高施工质量。(3)沥青结合料是沥青混合料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沥青质量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整体质量。对于公路工程沥青施工而言,其各项性能必须经过技术单位进行专业检测,检测其针入度、粘度、老化性能和延展度以及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只有经历过检测的沥青才能被广泛用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工作。(4)填料。只有符合干燥、洁净,视密度、含水量、粒度范围、亲水系数、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等技术指标的填料才能被广泛应用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
2.2生产配比设计
对于生产配比设计过程而言,各种规格集料的供料比例是有一定要求的。将供料按照比列配比混合好后,再进行烘干、筛选、取样操作,最后再按照严格的比例进一步进行更加精准的配料操作,使得沥青的用量浮动在0.3%左右,通过利用马歇尔实验的方法,对几组沥青的用量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和生产配比所需要的要求进行对比,确保两者之间沥青用量差在0.2%左右,操作人员可以结合冻融劈裂试验的方法来对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高低进行检测,以确保其使用质量符合施工规格。
2.3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作业
(1)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运输过程中,通过使用间歇式全自动搅拌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一般而言,拌和时间和出料的温度是影响拌和质量的先决条件。不同混合料的类型和搅拌机的充盈率对拌和时间的影响是不同的,湿拌的时间以35秒以上为最佳,而干拌时间在5秒以上为最佳。在进行拌和生产时,要对生产出的材料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只有保证沥青表面全部都被矿料颗粒所覆盖或者不出现花白料的现象,才能证明沥青的生产效果达到了最佳。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运输的车次要严格按照前、后、中的方式进行运输。如果装料不平衡,那么就会使得混合料离析,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恒温的状态对混合料的质量有着积极影响。(2)在进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团队要对施工路面的基层和路基的质量做好检查,如果存在松散或是路基塌陷的现象,那么就要对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铲除并重新对路基进行填充,只有在确保其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沥青路面施工。(3)在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进行摊铺碾压工作之前,对于要使用到的摊铺机要进行参数的调整,确保其参数符合当前路面的施工要求。对于路面的松铺系数而言,一般范围在1.15到1.35之间为最佳,但是相关施工人员要根据沥青路面的松铺厚度,在这个范围内选取最佳的松铺系数,并调整好路面的横坡度和平整度。然后,安装好振捣梁和刮料护板的高度,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最后,良好的自动找平装置和浮动导梁是摊铺机的正常工作先决条件。摊铺工作不能急切,只有在缓慢、均匀、连续,并确保摊铺速度在4m/min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摊铺效果。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来操作,那么就极有可能会给路面的沥青摊铺工作带来一定的负担。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最终要确保碾压工作完成之后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不低于80摄氏度。
3结语
结合以上文章的内容论述,可知公路工程的建设方必须依据规范与标准执行道路建设操作,保证质量达到标准,促进道路的使用稳定与寿命时长。同时,在建设中要注意对沥青面层的相关施工操作进行管理措施,不同的位置配合不同的管理方法,促进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林继仪.市政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2019(05):70-73.
[2]刘晓芳.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18,44(02):118-119.
[3]曲衍杰.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J].门窗,2015(02):199.
[4]刘海蛟.公路工程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