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一直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在国家积极构建和谐的带领下,管理和安全生产显得非常重要,增强施工安全也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施工中存在问题和可靠性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可靠性理论;建筑施工安全;应用研究
引言:如今,国家非常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的问题,明确表示安全是盈利的基础,建筑应坚持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生产建设方针,保障施工队伍的安全操作。同时建筑企业更应坚决执行国家关于建筑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保护施工人员的生产生命安全,从而降低企业的财产损失,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度和进行收益,从而使得国家经济变得更加繁荣。
1、建筑施工生产安全的问题分析
建筑施工中关于安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建筑企业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是保障一个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不完善,且安全管理制度也没有落实到位,如施工区域内不带安全防护用品等。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全,不能有效运行,如未经批准,随意拆除电气设施及安全装置。
建筑企业要将安全生产的措施关、安全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等关卡严格把控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设备要齐全,要根据国家安全管理规定,施工设备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2、关于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的可靠性理论
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的可靠性理论,具体来说,是定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依靠的理论依据。它有自己的可靠性模型,简单来说,是对包括建筑可行性分析在内的所有计划。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方案,最大限度上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结束后,有一定的可靠性分析,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施工安全领域中,所有的步骤都有可修性,简单说,就是每一步骤都有预防以及应急的预案方法,在单一的步骤失去应有的功能之后能立刻地做出反应。另外可靠性理论绝对不是单一环节的简单相加,它需要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一个总步骤下有多个分支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失去控制以及失去其应有的理论支撑,都需要通观全局,做出改变整体格局的做法。
3、关于可靠性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3.1建筑施工计划的可靠性
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的可靠性理论计划,表现在施工计划地可靠性。施工生产计划的可靠性,也就是结构的可靠性。结构可靠性设计的方法是否安全,能否满足预期的功能要求,也就是研究该结构构件所承受的荷载效应S和构建自身抵抗能力R的关系。一般公式S<R,安全可靠。S=R处于极限危险边缘,不值得应用。S>R此时既不安全也不可靠。我国在评价这些结果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有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设计法以及极限状态设计法。这些设计方法对于建筑施工计划阶段的可靠度问题的处理一个比一个有所改进,尤其是极限状态设计法在确定设计参数是已经部分地应用了概率。
3.2建筑施工过程的可靠性
在建筑施工的安全领域,我们所期待的最大目标就是施工过程的安全化。
我们之前也讨论了建筑安全领域中可靠性的理论计划,这是基于计划所提出的理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的可靠性依据主要是在于事故发生时的快速预警,以及快速处理。
建筑施工过程的快速预警,一般可以包含在建筑施工计划的可靠性理论之中,因为在事故发生之时,能够快速地做出预警,基本需要在设计计划之时就需要做的防范。而建筑施工过程的可靠性集中体现在的便是应急处理。在发生了我们所计划之内的隐患和事故时,需要我们做出及时的反应,并找到事故的解决方法。这也反应了总步骤和子系统的关系,我们在设计总步骤的结构时,便包含了事故的发生,这是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的可靠性理论计划的内容。
举例说明,当我们要求所有的建筑施工人员都要遵循安全管理规范,并实施时,这些步骤便包含在我们总的安全计划之内。但是,当子系统出现了偏差,如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施工,我们便要快速地做出应急处理。可靠性理论不仅是规范建筑施工人员的行为,更是在施工过程中保障施工人员的各种人身安全。
3.3建筑施工领域中可靠性理论的总结
可靠性理论的总结,就是总结可靠性理论的发展。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建筑生产安全的问题不是经常发生的,它会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将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以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会被有效地控制,甚至解决。而一成不变的安全可靠性理论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可靠的。所以,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中,相关人员要对可靠理性理论的知识结构,也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意料之外的安全问题,可靠性理论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
施工结束后,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对本次施工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依据可靠性理论进行总结。当然可靠性理论所包含的范围也应当是每一次整体施工结束后所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
结束语:建筑生产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所重视的问题,建筑是一项相对危险的工作。所以,在施工地点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只要将可靠性理论科学地应用,一定会在建筑管理、评价、控制系统中发挥最大的效果。可靠性理论应用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因此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钟瑞喜.刍议可靠性理论在水利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5(12):55-57+51.
[2]何杰军,夏方良.试述可靠性理论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29.
[3]范志毅.建筑结构可靠性理论应用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0,36(33):75-76.
[4]彭伟功,李春光,杨德钦.可靠性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04):115-119.
[5]李战军,汪旭光,郑炳旭,孟海利.可靠性理论在建筑爆破拆除抑尘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爆破,2004(02):5-7.
[6]陈东佐,任晓菲.浅释现代可靠性理论在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中的应用[J].广西土木建筑,1994(03):109-112+108.
[7]陈东佐,任晓菲,刘国利.浅释现代可靠性理论在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中的应用[J].山西矿业学院学报,1994(02):115-120.
[8]方兆麟.关于建筑结构可靠性理论——分项系数法在桩基工程中应用实例[J].港口工程,198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