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基础施工是保证整体施工水平的重要前提,而只有将施工技术落实到位,才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将施工技术落实到实处,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其工程质量关乎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特殊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因此,为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
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操作手段、施工环境及施工场地等方面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的此项工程基础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即:(1)施工范围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水库大坝、水电站、进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子工程的建设的,这使得水利水利工程施工范围较大。这也使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2)地形复杂。既然水利水电工程的是服务于农业、电力等领域的,所以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一般会将水利水电工程设置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或水流湍急的位置;(3)施工技术类型较多。水利水电工程包含多项子工程,这使得其涉及的专业较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确相关规定及施工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慎重的选用施工技术,为有效的建成水利水电工程创造条件。这充分说明了水利水电工程还具有施工技术类型多的特点;(4)施工要求较为严格。作为我国基础设施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多种作用,利于提高国民经济。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为:(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前,要具有地质勘查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做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充分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并详细阅读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等有关技术资料,为工程施工做好准备工作。(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土方开挖前要调查并清除施工途中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包括各种已有建筑物、马路、电线、沟渠、坟墓、种植用地等,在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3)大型施工机械在行驶往施工现场的途中,要事先做好道路的疏通工作,必要时可对承载能力差的道路和桥梁进行加固、加宽,以确保机械的安全和工程能如期完工。(4)在山区中施工作业要注意地质、岩层、是否存在断裂地带,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土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滑坡现象,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另外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避免火山,泥石流和强烈风沙等自然灾害发生给施工带来的巨大不利影响。如遇其他不稳定迹象时,也要及时做妥善处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5)要保证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的准确性,确保其达到工程的施工要求,办理预验手续,对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若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调整,以保证工程质量。(6)做好施工地点的清理工作,保持其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积水的顺利排出。若在设计中没有明确要求,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大于等于2%的坡度。
3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3.1 锚固技术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如今最经常使用的技术有四种,分别是锚固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水泥土加固技术以及软土处理技术。锚固技术是众多基础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之所以称它为最重要的一个技术,主要是因为该种技术能够被很好的应用在一些较为恶劣的施工环境中。
由于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都是在山区进行建设,山区的施工环境不仅恶劣,而且交通也十分不便利,施工单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恶劣的施工环境对技术就有更高的要求,想要在规定期限内高效的完成工程建设,则必须要使用锚固技术。应用锚固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高,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稳定性。锚固技术会经常使用台座、支挡结构以及预应力钢筋。
3.2 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技术也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基础施工技术,充分运用预应力管桩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还能保证施工质量。想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则要在前期了解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的不同之处,并且对两种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在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振动法、锤击法或者是射水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运用前,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相关人员一定要在前期对整个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进行了解。工作人员在使用完预应力管桩技术以后,需要对整个管桩的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如果发现质量存在一些问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其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
3.3 水泥土加固技术
水泥土加固技术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基础施工技术。该种技术也可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在采用该种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水泥土加工技术,并且给予该技术充分的重视。由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灌装技术无法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因此使得水泥强度难以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其作用,为了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必须要对水泥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尤其是在进行灌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灌浆,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水泥土的强度,从而避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
3.4 软土处理技术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处理技术是否能够科学有效的应用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置换和法排水法,因为这些方法较为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应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将软土处理技术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克服环境因素,加强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莎.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3:104.
[2]杨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142.
[3]武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程施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228.
[4]田方园.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2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