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  董学强
[导读] 小学数学是学生所需要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学科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所需要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说是非常枯燥和无聊的,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也都是需要学生去重点进行学习的。但是根据如今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实际上小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并不是特别如意,针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有时只是按照课本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讲解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认真听课和学习。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实际上早已经在课堂中有所涉及,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展开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任务型教学;明确教学目标;辅助知识理解;锻炼自学能力
         课堂中学生并不仅仅是需要学习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能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到自身的一些学习能力,这点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如此。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很多情况下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更好地去学习一些知识,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些引导,让学生能够在保持好自身注意力的情况下去学习和思考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就体现在不仅仅让学生去理解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做到自己思考。
         一、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课堂中实际上需要一些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当中教师讲话的时间会有很多,而作为学生,他们为了能够学习知识,需要听清楚教师说的话,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教师说的哪一句话是需要记忆牢固的,而且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时也没有一个听课的目标,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课实际效果体现不出来。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知道自己一节课中需要完成的听课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小节时,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好教学需要用的课件。课堂中,教师需要先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看课件当中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去看课本找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学生在得知到学习目标之后,在看课本当中会把自己一些不理解的知识找出来,这样学生能够很好地思考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不理解。教师在进行讲解课堂内容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地听课,最主要的是需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可以理解和分数这一概念。
         二、辅助知识记忆理解
         虽然小学数学的课本知识并不是那么难理解,但是对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一项不简单的任务。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中呈现出较多的计算内容和一些基础的图形认识等,在这个时期就需要铺垫好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可以理解的心理,充满学习的自信心,而不是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更多的是需要让学生将课堂中教师讲解的内容都需要进行掌握好和理解好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任务型也便于教师进行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例如,在教授“认识负数”这一小节时,教师需要先给学生阐述知识,让学生先自己在听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然后,教师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再次自己思考和理解教师讲解过的内容,学会辨别负数,并能够概括出负数的意义。然后,教师需要准备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得知学生理解负数的程度。因此,在课堂中剩下的时间内,教师可以认真给学生进行讲解知识,这样更加具有一些针对性,能够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清楚,提高了课堂中教师教学的效果。
         三、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于如今的教学现状来说很重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更加重视的也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除了课堂中上课的一些时间,学生待在校园当中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当然如果学生可以将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的话,也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小学生的年龄很小,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去学习,更重要的是主动,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学习的快乐,这样也就更加愿意去学。
         例如,在教授“复式统计图”这一小节时,针对于这一课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学习。先让学生自己去看课本,然后自己对课堂中需要进行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教师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针对于自己在预习课本知识时思考但是不理解的一些内容,或者是自己有想法的一些知识点,都可以和同桌之间进行相互讨论,这样也是能够达成一个很好的课堂效果的。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有哪些具体的知识点不理解,这样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可以将这些内容具体讲解给学生听。
         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当中,带给学生很多的好处。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同样很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去充分感受到课堂中知识学习的快乐,这样他们也更加愿意去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表现情况,积极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奇妙之处,从而更加愿意在课堂中主动去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进行听课,也希望教师能够重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能力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秀玲.浅析任务教学法在小学高段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
         [2]唐冬梅.小学数学任务型教学策略实践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