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陈代勇
[导读] 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有重要位置

         摘要: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有重要位置。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从区域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现状中能发现较多问题,当前要注重拟定针对性解决对策,优化工程管理成效。本文基于桑植县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拟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发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效果。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问题;管理措施
1 引言
         桑植县地处中南亚热带边缘武陵山北麓鄂西山地南侧,境内以山地为主,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区。地貌北高南低,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10%,平地占3%,其余为30至50度的低山与中低山。一般海拔高程为(柳杨溪)148米至(斗蓬山)1890.4米。由于受地理位置与地貌条件制约,县域气候既具有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带的规律,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光热偏弱,雨量充沛,平均气温为10~16℃左右。自桑植发源的澧水,系湖南湘、资、沅、澧四水中面积最小、灾害最多的河流,流域内年均降雨量在824.5~2220毫米之间,且年、季差异较大,加之山高坡陡,水、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给本来就先天不足的全县农业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2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可以将水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利用并输送,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水资源配置服务,促进农田种植增收增产。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很多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匮乏,水旱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农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和农业发展密不可分。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有效管理,结合农田的实际地质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对农田进行科学分析,有效控制实际用水量,科学灌溉,能够大幅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优化农田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对农民脱贫致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3.1 难以按照规划水平实现有效的供水
         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建设中缺乏控制性的调蓄工程,因此在供应水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就实际而言,水利灌溉工程供水连贯性和持续性低下,尤其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在出现春旱时,水利灌溉工程未能发挥有效的辅助作用。此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无法对降水资源实现有效的收集,从而导致将与其大量的降水资源流向荒滩戈壁,严重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实际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完善的配套设施未能有效建设,对于调动农田水利灌溉的电力支持不足,导致实际供水管理未能有效实现。
         3.2 工程设计问题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工程设计是工程应用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从目前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发展现状能得出,项目建设设计阶段存有较多误差,加上设计完善度较低,存有较多质量管理问题。对工程设计问题进行分析能得出,管理质量不规范现象集中表现在水利灌溉工程安全设计不规范、配套设计不完善、多项功能不全面等现象。将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各项运营管理成本难以有效维护,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用效果的发挥。
         3.3 缺乏对农田进行科学水利灌溉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之现在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农业灌溉用水较为紧缺,农田的科学灌溉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的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合理用水、科学灌溉正是现代农业水利灌溉发展的要求。人们的节水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渠道输送水资源的监管力度不够,很少实行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灌溉模式,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很难发挥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


4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管理单位人员素质,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可以对监督进行更客观的判断。使用经济方法改善建设人员的质量,改善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保证节水灌溉项目运行与开发的应用质量,有效增加农业用水户的节水应用知识和概念,使收益的用户能够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建设后的运营管理也需要农民的参与,有必要征求广大农民的意见,以便农民能够接受节水灌溉的模式,由此决定项目的规模。
         4.2 加大水利灌溉工程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要结合桑植县的实际情况,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首先,做好水利灌溉资金的整体规划,有效利用国家财政资金拨款,做好资金的统筹调配使用。其次,开源节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积极引导各大企业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捐款,申请国家银行低息或无息贷款,合理调整灌溉水费收取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做好资金筹措工作。再次,严格把控水利灌溉工程资金的使用,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确保每笔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应用和发展。
         4.3 优化工程设计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设计是重要灵魂,规范化的工程设计有助于项目稳定应用,突出项目综合性能。从目前桑植县建设现状中能得出,为了对工程设计存有的各项的问题进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成效。业主部门、施工单位、设计部门、监管部门在建设前期,要充分对比设计内容,做好各项审核工作,首先要注重优化设计,做好施工区域地质环境、交通现状、水文信息勘察作业。通过规范化的基础勘察活动,保障项目设计能有效满足水利工程应用要求,降低设计成本,防止返工问题发生,避免项目建设成本不断升高。通过多方审核,对项目建设成本、结构安全性、建设可行性进行全面优化,及时调节项目设计中存有的各项问题,提高项目设计与建设成效,优化后续管理成本。
         4.4 健全管理机制,按照预期规划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改进中,健全管理机制,建设良好的管理环境,能够促使管理人员按照预期规划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桑植县在实际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中,要强化实际监督管理而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但需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过程的监督,而且需要从水文特征和地区土壤实现科学化的监督,能够切实立足新疆这一特殊性的地区层面上,强化监督。而在实际监督工作进行中要积极贯彻引进高新技术,获得来自政府财政和社会、市场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4.5进一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桑植县应明确工程产权和初始水权,实行工程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通过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委托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方式明确产权的使用者和经营者。通过收取租赁、承包经营费,落实部分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通过落实租赁、承包、经营人落实工程的管理者。小型渠道工程要以小型渠道水系为单元,结合受益行政村、组,组织受益农民建立本渠系,本村的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协会实现对该渠道的建设资金筹措、项目管理、建后管护、水费收取。真正做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我受益。
5 结束语
         现阶段为了保障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成效以及应用效果全面提升,管理部门在管理活动中要对管理中存有的各项问题进行分析。在各项管理对策实践中,要注重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强化基础设计,优化施工监管与验收,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合理提升项目管理成本。针对基础工程建设现状,选取针对性质量验收与多方监管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欧锦红.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4):96-97.
[2]谢晓华.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和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287-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