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砌体结构加固工程与施工技术 林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林健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市中心区域存在许多砌体结构的建筑,由于砌体结构本身存在的弊端,导致老旧建筑的抗震、抗拉性能比较差。
        海南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市中心区域存在许多砌体结构的建筑,由于砌体结构本身存在的弊端,导致老旧建筑的抗震、抗拉性能比较差。假如突发六级以上的地震,砌体结构的建筑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随着地震等级的提升,损坏程度也就越大,甚至会发生垮塌事故,严重威胁居住在其中的民众生命安全。因此,要加大砌体结构建筑的加固,增强其抗震性能,保障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砌体;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1建筑砌体结构加固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1.1抗震横墙加固技术
        砌体结构建筑受制于当时施工技术的限制,导致此类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当前要求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可在加固工程中使用抗震横墙加固技术,通过增设抗震横墙,原有墙体的荷载可以得到有效分担。即便出现地震情况,在抗震横墙的帮助下,墙体裂缝、倒塌等情况的出现概率也会大幅度降低。为了提升抗震横墙加固技术的应用质量,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1)在加固工程开始前,要对横墙的增设数量进行计算,以计算结果为基础,准确地确定横墙数量,从而提升结构加固效果,控制施工成本。(2)在以满足建筑抗震要求为基础,确定横墙的厚度,保证地震荷载可以被横墙充分地分担。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横墙底部与底部进行科学处理,做好底部结构的基础施工,并用细石混凝土将横墙顶部与大梁顶紧,做好与原结构纵墙的拉结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如果建筑中的抗震墙数量不多或者抗震墙存在较大间距,抗震墙加固技术则拥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1.2复合截面加固技术
        复合截面加固技术是对原有墙面结构进行合理改变,从而实现提升墙体抗震能力的目的。在复合墙面加固技术中,存在两种使用方法,即:水泥砂浆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混凝土板墙加固法。对于前一种加固方法来说,是将普通水泥砂浆或者加入钢筋网片的水泥砂浆,在原墙体中进行均匀的涂抹,从而使面层变得更加牢固,有助于使原墙体的抗震性能获得提升。混凝土板墙加固法指的是使用喷射混凝土或者支模浇筑方式来使原墙体得到加固,从而实现提升原墙体抗震能力的目的,并且也可降低墙体裂缝出现的几率。两种加固方法对比后发现,混凝土板墙的加固效果优于另一种方法,并且施工更加便捷,存在较强的适应性,也可大幅度地提升砌体的承载能力,施工成熟度较高,施工难点在于需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同时把握好施工时间,以免影响加固效果。
        1.3增设扶壁柱加固技术
        作为一种间接加固手段,增设扶壁柱加固技术的施工比较简单,施工成本比较低,缺点是提升结构承载力有限,多应用在非地震地区。增设扶壁柱加固技术存在两种使用方法,无黏结外包型钢加固法与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在应用无黏结外包型钢加固法时,由于其属于传统加固手段,技术应用成熟度比较高,施工便捷,工作量相比于其它加固技术有着明显优势,受力可靠性更有保障。无黏结外包型加固技术多应用在禁止增加原构件截面尺寸,需要大幅度提升截面承载力的砌体加固工程。
        1.4联结与拉结技术
        在加固砌体结构,提升结构抗震性能时,同样可使用联结与拉结技术。在应用联结与拉结技术时,通过连与锚,将原有构件与后加构件进行连接,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助于提升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避免因地震出现坠落伤人事故。在开展联结与拉结施工时,需要使用的工具有钢筋、销健以及锚杆等,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加固要求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工具来进行施工。
        1.5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
        当前,叠合橡胶隔震垫是在加固工程中最常用的隔震材料。叠合橡胶隔震垫的作用是可以减小隔震层中的水平地震加速度,从而消除地震的破坏作用。

从应用原理上看,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尽管应用原理十分简单,但是实施难度却比较大。在应用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时,需要施工人员隔断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联系,并将叠合橡胶隔震垫放置其中,从而起到减震作用。应用此技术的条件比较苛刻,必须要求上部结构具备良好的整体性,所以也因此限制了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现阶段,由于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存在一定的应用难度,技术方面还存在问题,例如,砌体结构刚度较大,自振周期短,通过使原结构的刚度发生变化,降低地震反应的方法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与其它技术相比,施工成本较高,使得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需要对此不断进行研究与优化,可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应用潜力。
        2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加固技术的主要应用
        2.1工程概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建筑大楼于2013年建成,面积为2000m2,层高5.3m,一共四层,墙体建筑构造为土砖建造,在使用年限逐年增加,建筑大楼在使用中走过了洪水的冲击,地震的震动,加上气候雨水的冲刷,使其建筑大楼的内部与外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2.2墙体裂缝加固修补
        首先要对墙体表面进行冲洗清理,之后抹灰,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仔细控制抹灰的厚度和墙体土砖的质量。对于质量较差的土砖质量要及时上报给施工管理人员,制定更为高效的翻新加固技术再进行施工作业。对整个建筑房屋进行质量检查后,对其房屋墙体的承重力与抗压力有所了解之后,对其裂缝的墙体选择适合的加固修补方式,对于裂缝较大的墙体位置,应该先对其裂缝深处填入填充物之后再对其外部裂缝墙体进行加固,或者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也可以使用连结加固技术对其墙体进行加固。
        2.3使用梁支撑加固
        使用梁支撑加固技术通常都是对房屋的承重结构进行加固,帮助老化的墙体分担其承重量。其加固技术能够将建筑房屋的各个墙体与承重梁之间进行有效连接,是加固房屋稳定性必须使用的加固技术之一。在实际加固施工中,连接梁是极为重要的施工内容之一,首先,施工人员要对建筑房屋的结构进行分析,对其建筑层数和其使用的建筑梁承载的重力和建筑梁之间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梁支撑加固。一方面能够增强其房屋结构梁的稳定性和抗压性,还能将房屋各个墙体进行连接固定,帮助墙体分散承载重力。
        2.4承重柱拱圈加固
        承重柱拱圈加固通常使用为建筑面积较大的房屋加固中,其施工技术与扶壁柱加固技术较为相似。施工人员在加固施工之前,对房屋内的承重墙或者承重柱拱圈利用敲击的方式判断其内部质量或者裂缝的位置,内部裂缝需要通过敲击的声音进行判断。利用承重柱拱圈进行加固时,需要不断调整承重柱的平衡,用拱圈对其承重柱进行外体包裹,然后对各个钢筋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处理。承重柱拱圈加固所需要的施工材料较少,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原有的承重柱拱圈上动工,一方面不需要施工材料,还能够提高其稳固性,更好的保护原有建筑物的外观。承重柱拱圈加固一般适用于修复古老建筑物的加固施工技术。
        结束语
        在建设城市过程中,不仅要使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也要对老旧建筑进行有效的加固,保证老旧建筑的使用安全。对于老旧建筑来说,多为砌体结构,受制于当时施工技术限制,随着砌体结构使用年限的不断延长,结构的抗震性能不断下降。因此,要开展砌体结构加固工程,通过使用现代化加固技术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剑波.既有砌体房屋建筑的抗震加固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X):257-257.
        [2]皮立泉.隔震技术在砌体结构加固中的运用探讨[J].信息周刊,2018,0(23):0091-0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