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高一新生的学习生活规划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期   作者:曾森为
[导读] 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一、高一,每个阶段的起始有相似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一、高一,每个阶段的起始有相似处又有各自的特点,高一新生刚经历过艰难的中考洗礼,马上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学习挑战,好多学生还没开始适应高   中生活和学习就和别的同学拉开差距,容易丧失信心,为此,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和学习经   验,写了几条意见,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习惯在高中阶段去谈论养成已经有点晚了,从教育角度讲小学是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中是拼勤奋刻苦。但鉴于我校学生生源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是不成熟的,所以高一阶段应当下大功夫去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具体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自修时间。
         早自修:帮助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取消语文、英语老师的到场领读,老师的不停领读会磨灭学生的学习个性,早自修大声读是重点,无论读什么都是可以,所谓李阳的疯狂   英语中的疯狂在早自修可以尝试。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午自修: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中   午不提倡学课本内容或者做作业,效率低。这个时间段让学生去阅读课外的内容,可以是小   说、散文、杂志、报纸等等只要是思想正常只要学生感兴趣就鼓励他们去读。真正成绩好的   学生绝不是死读书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   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的最佳导师。真正有前途的学生绝不是只考高分的学生,只死读课本的   学生,而是有思想的学生,这种思想在我国教育体制下的课本里是找不到的。晚自修:是静下来心来学习课本内容的时间,充分利用三节完成自学、复习、作业、提高等。
         (2)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这是我想让学生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详细到吃饭、睡觉、运动、学习的具体时间安排。
二、培养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每个学生是一个个体,而班级集体是几十个个体的集合,这个集合不应该是简单的1+1+1,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让每个学生以这个整体为荣,为这个整体取得成绩为傲,   为了这个整体的成长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培养这种荣誉感和责任感,个人认为可以重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如篮球赛、足球赛,运动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中的战友情是非常浓厚,因为彼此间是生死患难与共的,让学生在篮球场(或足球场这些大球运动是最刺激人心的)上去拼搏,男生参与,女生加油,必然能增强感情,促进团结。而一些太势力的竞争个人认为不应让学生太去计较。 荣誉感有了责任感有了,其他的管理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
三、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大部分人是叛逆的,你让我干什么我偏不干什么,或者想着法子绕着弯子避免,如上课不让睡觉,我就趴着不睡,如男生不让养长发,我就养到耳朵盖住一点,女生不让涂指甲我就涂脚趾甲等等。我总觉得这些通过强行制止很难治本,有的时候只要不是败坏道德、破坏班级团结、影响个人成长的一些行为,就通过循循善诱来引导,但在大的方面要严格要求,   绝不妥协,严格按照规则办事。没有严明的纪律,就谈不上管理,纪律需要规则去规范,班级规则的制定应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作一定的改善从而达到良好的可操纵性。一旦规则制定就严格执行,正所谓以法治国,法制面前人人平等。有的时候一次仁慈会造成一连串的不可收的后果。
四、初步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
         现在学生都有一个成长档案,但有多少学生明白自己的未来是是什么。规划未来的成长目标是新课程新体制下一个重要改革,而这个也是现有教育体制下的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   每天学习枯燥乏味的教材,而教材又没有指引方向,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机制,好像读书的目

标就考高分,考名校,为学校为家长最后是为自己争光。而考上高校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无所   事事,至于未来等未来来了再说,从而造成了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啥也不会,当然就找不到   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的方法上,个人觉得一是去发现学生的特长爱   好,二是让学生学会阅读课外的书籍,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五四时期的青年   正是因为阅读知道了马列主义,知道了共产主义,体会到了爱国主义,至于班主任自己的人   生观价值观就不要强加个学生们了。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需要在实践中验证,也需要和大家一起实践修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