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问题的有效性探究刀云丽周正明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刀云丽周正明
[导读] 从目前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来看,问题情景的创设越来越重要,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环节,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还可以满足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支持。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那诺中心小学653300 摘要:从目前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来看,问题情景的创设越来越重要,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环节,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还可以满足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研究 引言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小学生的全面成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7~13周岁之间,所以,即使小学数学的知识面涉及并不广泛,实际上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知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晦涩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那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式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模式,现在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小学课堂上。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集中学生注意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活小学生自主创造和自主发现的能力。小学数学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呈现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现象,而是将课堂再次归还给学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利用学生兴趣进行创设 利用学生兴趣进行创设为教师教学减轻较大压力,还能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质量,让学生在课程中被教师有效引导,完成课程探究。例如,某网数学网课中的数学教师利用学生对宠物的喜爱,在进行10以内加减法时引入自家猫咪的手掌,为学生创设出多到猫爪计算题,并在网络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猫咪的手掌,利用数猫爪上的指数进行10以内加减法教学。在课程剩余10分钟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说出10以内加减法的技巧、并回答出10以内加减法的结果。利用学生兴趣进行创设是提高问题情境的有效方式,让教学变得活泼,更贴近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集中力。利用学生兴趣进行创设也是保障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新颖度和灵活度的关键,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班级学生创设出更多优质课程,促进学生吸收数学知识。 (二)设置问题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主要包括公式、概念以及相关的定理等,这些内容都应该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讲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可以的参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书本、黑板、门窗都是长方形,这样学生就会觉得非常熟悉,在讲解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公式。

五年级数学的方程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天平进行讲解,方程的计算就是为了等号的两边左右相等,巧妙的转化为天平问题,这样就更生活化,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 思考性的问题情景需要学生进行缜密与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最终目的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学习“鸡兔同笼”相关内容时,此方面的问题一般比较难以解决,就属于思考性的问题情景,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思维情况及生活经验来预留思考时间,然后对学生进行及时性的点拨,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来共同解决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感受自主思维时的乐趣,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四)互动性问题情境创设 互动性问题情境创设让课程形成良性循环,增加学生和教师的配合默契,让学生在课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教学的自主性。像三角形、四边形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式问题,“生活中你能发现哪些四边形”等,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思考并积极表述,拉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它们有哪些共同点”让学生表达四边形、三角形的边长、高度等内容,然后继续总结,掌握三角形、四边形面积计算等知识。互动性问题情境创设是现今课堂中常用方式,为学生营造出活性课堂,减少课堂中的压抑氛围,促进学生吸收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保障数学教学效果。 (五)真实问题情景 真实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依据,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着手,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更为深人的理解数学知识,能实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老师教学时的三角形教具进行真实的测量,然后让学生对其特征、形状等进行观察,既能让学生明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又能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各特征及性质进行深人的理解与掌握。所以,此种真实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课程的价值,从而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保障学生发展的必备课程,在教学中进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上述内容让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变得更具体,贴合学生内心,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于水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04-105. [2]王占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