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创编的城中村小学生自立能力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石晓珞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立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城中村小学生由于受社区、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业自立能力、生活自立能力及人际自立能力普遍较低。绘本创编这一动态过程不仅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立能力。根据城中村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逆向设计——表现评估——三种样式”这一路径实现对其自立能力的提升。

石晓珞   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  361006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自立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城中村小学生由于受社区、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业自立能力、生活自立能力及人际自立能力普遍较低。绘本创编这一动态过程不仅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立能力。根据城中村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逆向设计——表现评估——三种样式”这一路径实现对其自立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绘本创编 自立 城中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10-01

        一、引言
        城中村小学生是生活在城市中农村地带的一类群体,父母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关注较低,学生的行为习惯差强人意。加之社区及家庭环境的复杂,竞争性强,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较为冷漠,合作意识薄弱。
        自立能力是一种社会情绪能力,总体上分为个人自立及人际自立。个人自立关注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及尊重,人际自立注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管理。小学生的个人自立又突出表现为学业自立、生活自立。
        绘本一般指图文结合的故事书,绘本创编是基于对绘本结构及内容的理解,发挥想象和创造将故事与图画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创造性活动,完整的绘本创编包括封面、前后环衬、扉页、正文、封底。
        二、“逆向设计”定位自立能力培养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对城中村小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我们采取如下步骤带领学生进行绘本创编:首先设定目标,然后制定评估方式,最后在目标及评估的指引下具体化学习。威金斯、麦克泰格(2017)具体论证了该“逆向设计”,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在设定目标上,我们确立了提升学生自立能力的总体目标,具体可分解为解绘本的概念,绘本的故事内容,绘本的图画及色彩,绘本的创编等。如何证明学生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开设设计表现性评估任务——小组合作完成绘本创编。目标与评估确定了之后,绘本创编学习活动将分课时展开,学生围绕目标完成绘本故事内容及绘本图画创作的学习。
        以上为绘本创编的“逆向设计”,我们可以发现,绘本创编在这个设计中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需要多学科间的协作。较为明显的是语文与美术两学科的融合,深入绘本内容层面,则会出现与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的融合。跨学科融合的优势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多样化自立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美术学科中关于纸的技能,学生可以在“一纸成书”、裁剪、装订等技能学习中提高自立能力;数学学科中关于分类的技能,学生可以根据材质、形状、大小、功能等对物品进行分类,提高生活中收纳、整理的自立能力。
        三、“表现评估”衡量自立能力发展
        根据”逆向设计“,我们更容易找寻到适合衡量自立能力发展的”表现性评估“任务。绘本创编本身就是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实现学业自立发展的方式,但如何使评估更具广泛性,可以涵盖学生的人际自立能力,我们可以在表现评估上深入设计。
        自立能力的内涵中国不同于西方,“中庸”思想使得我们非常重视人际自立,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管理。


由此,城中村小学生的绘本创编可以走向小组合作的形式,即组内学生接龙构思绘本故事,协商绘本主人公造型,每个组员分别完成一部分创编,最终将创编进行装订呈现等。这样,在故事的构思上学生要能够接纳、包容他人的想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在主人公的造型设定,纸张的剪裁和装订上又要遵守统一的规则、要求,甚至绘本内的文字位置都是组内协商决定的结果。绘本汇编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自立能力体现,更是行为自立及人际自立综合的结果。
        明确了表现性评估任务,我们具体的教学内容将会紧紧围绕绘本创编所需技能展开。
        四、“三种样式”提升自立能力水平
        小学生的绘本创编离不开故事内容,与语言文化知识密切相关的故事是绘本创编的“骨肉”。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续写、改写的方式在绘本创编过程中习得字词、标点符号、关联词、修辞、句式等学科知识;将生活实践中的体验与绘本创编相结合;在合编中发展共情心理,能够理解“他人世界”。以小学一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为例,我们有以下三种样式。
        (一)模仿创编,融入“学科知识”——学业自立
        学业自立的基本表现是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采用力所能及的方法巩固并获取知识。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四季的美好,教师在学完本单元后可以拓展绘本《小种子》,学生根据本单元学习的《春夏秋冬》、《小青蛙》知识,可以模仿《小种子》进行“四宫格”绘本创作,融入有关四季描写词语、小青蛙生活习性的巩固。再如,第四单元“亲情”主题可以拓展《我爸爸》、《我妈妈》绘本,学生可以采用“一纸成书”的折纸方法,运用“像……一样”句式进行句式巩固。
        (二)续写创编,走入“我的生活”——行为自立
        行为自立主要指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叠衣服、做饭、收纳等家务。第七单元《文具的家》有关整理,教师可以在课后拓展绘本《一起一起分类病》,这是一本关于数学分类知识的绘本,学生边阅读边在生活中实践,继而提升学生的自立能力。有了生活中的实践,绘本的创编自然“有本之木”。同样,我们在疫情爆发之初带领学生阅读了绘本《新冠病毒的“自述”》,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洗手的方法、掌握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技能等,这些技能的掌握是绘本续写的源泉。
        (三)改写创编,神入“他人世界”——人际自立
        人际自立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自立表现,具体表现为共情,为他人着想,能够团队合作等。第八单元《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改编就独具创造,学生在组内继续讲述小壁虎可能会遇到谁发生什么故事,但“谁”变成了没有尾巴的“大树、海星、彩虹……”,他们没有尾巴借给小壁虎,可是他们会借给小壁虎他们所拥有的,比如大树在雨天借给小壁虎叶子遮雨,海星载小壁虎渡河,这样小壁虎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度过了没有尾巴的艰难时刻。人际自立在小组合作创编中得到了有力的践行。
        以上,逆向设计、表现评估及三种样式的绘本创编路径,能够使城中村小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创编,融学科知识于具体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自立、行为自立及人际自立能力。
参考文献:
[1](美)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美)杰伊?麦克泰格(Jay McTighe)著.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03.
[2]凌辉, 黄希庭. 6至12岁儿童自立行为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6, 29(004):937-940.
[3]王国玲.在绘本创编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