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采用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幼儿园语文教学质量,是幼儿园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采用游戏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策略
1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1.1教师缺乏正确的游戏教学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越来越重视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但大多数教师仍然缺乏正确的游戏教学观。他们简单地把游戏教学等同于增加课堂教学的兴趣。他们认为游戏教学只是在幼儿园语文教学中起到“调味”的作用,最终导致游戏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在幼儿园语文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
1.2游戏化语言教学太过拘谨死板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为了维持课堂的纪律性, 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给予表扬的方式,引导幼儿遵循课堂纪律,最终导致语言教学太过拘谨死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渐渐的失去学习语言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
1.3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呈现程式化
在目前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策划活动教案的时候,都是按部就班、事无巨细的,虽然可以很好的掌控教学的进度和方向, 但也使幼儿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和能力,最终导致游戏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呈现严重的程式化,偏离了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本质目的。
2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策略
2.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保证游戏的平等性,也就是说教师应放下自己为人师长的架子,和幼儿进行平等的沟通,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问题忽略不提,这显然不利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所以说我们必须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在幼儿提出问题的时候,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幼儿逐步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利用游戏教学法,就是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措施之一,举个例子来说,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你说我猜”的游戏,让幼儿在对物品的描述中掌握语言表达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路影响比较深,无论是在知识讲授还是在语言能力培养中,他们都习惯性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倦情绪,造成幼儿更加不愿意学习的负面情况,所以说我们应避免灌输教学,尊重幼儿的兴趣取向和爱好。抓住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并且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思路,打破传统语言教学方法的禁锢,让游戏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
2.2针对性地教学
幼儿园教师在采用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期间,为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应该针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有效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在课程设计的工作中,应将“对话”的元素融入,不仅要重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合理对话,还需要重点强调幼儿之间的有效对话,以此起到良好的教育指导作用。如: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参与相关的游戏活动,可以将课程元素、游戏元素与语言元素有机整合,将针对性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深入地进行研究,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尤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方面,应该强化改革还有创新的力度,要求幼儿在相互交流还有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加大指导的服务力度,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此维护课堂的秩序。
2.3采取融合性的教学措施
幼儿教师在课堂的教育工作中,应积极采用融合性的教育工作措施,筛选出系统化的教学措施,尤其在设计课程游戏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课程还有游戏之间的有机整合,在具体教学期间有效进行融合教育指导。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工作中,要求重点进行融合性教育的研究,将相关的知识教育工作和传统文化之间有机整合,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应该正确梳理与分析游戏的内容,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内容,起到良好的作用[1]。如:教师为学生设计游戏化的课程,可以将剪纸游戏活动、算盘游戏活动、跳绳游戏活动等融入其中,此类游戏具有一定的文化特点,所以,在游戏课程中应该积极地融合,引导幼儿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在合理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提升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合作期间,可以采用“麻烦你……”“我们共同做……可以吗?”等相关语言进行沟通,使得幼儿树立正确观念意识,积极参与相关的游戏合作,全面提升语言的交往能力,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2]。
2.4根据幼儿的心理和兴趣特点进行语言教学游戏设计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化过程中,游戏与教学方法的结合,需要幼儿教师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调整,而不能仅仅按照程序化的教案进行游戏化教学。教案和游戏教学模式,要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方向、性格特点、语言能力进行设计和调整,随时更新游戏内容。这样才能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2.5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游戏,提高语言能力
幼儿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是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一阶段的孩子,教师的鼓励和认可,是他们语言学习的重要动力[3]。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游戏过程中,注重进行鼓励,在将教学内容与游戏融合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幼儿参与,通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语言的表达和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想法和认识,并通过表扬和认可、鼓励,让幼儿愿意在游戏中主动表达观点和认识;同时,在语言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通过提问等方式,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游戏中来,让他们都积极地参与,达到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2.6挖掘语言教学游戏素材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在搜集语言教学资源的时候,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技术,反而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对生活中的游戏资源进行开发和拓展,加强语言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引导幼儿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自然进行观察与了解,获取更多的语言灵感,同时也使教师脱离教材或教案的局限,充分挖掘隐藏在生活中的游戏化语言教学素材,使幼儿园的游戏化语言教学更加生动、真实,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游戏化教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更新游戏观念,建立平等教学关系、深入挖掘语言教学的游戏素材等,创新教学途径和方法,实现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风敏.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游戏化[J].文教资料,2019(27):214-215.
[2]刘雅静.谈如何将游戏融入到幼儿园语言课堂中[J].才智,2019(34):125.
[3]刘青.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J].学周刊,2019(34):167.
[4]于春雷. 新视野下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化探究[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