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晓雪
[导读] 孩子的成功教育往往是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开始
        摘要:孩子的成功教育往往是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开始,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使幼儿终生受益。由于幼儿时期的可塑性比较强,自控能力差,且家长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必须要形成家园合力,打造家园一体化教育,才能有效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错失最佳的教育时期,造成坏毛病难改的不良效果。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小抓起。让每个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幼儿园共同培养,相互渗透,二者缺一不可,家庭以及幼儿园产生的影响力以及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对学龄前教育重要性的经典概括。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导致大多数人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注重幼儿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程度上制约幼儿的身心发展。事实上,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应是当前阶段的教育重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和身心综合发展,才能够为幼儿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要积极调动家长资源,将幼儿教育指导内容拓展到家庭,密切配合教师的教育行动,不断地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最终确保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双向支持之下获得更大的成长,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与学习。
        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正确认知观念
        目前,由于不少家长的功利心理作祟,不愿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 以培养兴趣和能力为由给孩子报各类培训班,更多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忽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呵护、放纵迁就,过度包办,影响孩子自理能力、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发展,造成幼儿“唯我独尊”的骄横任性不良行为习惯。
        (二)缺乏正确教育方式
        由于家长综合素质和学历等参差不齐,家长本身就存在诸多不良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产生了消极影响。部分家长虽意识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教育方法不得当,单纯进行说教,但收效甚微。很多时候家长苦口婆心,孩子只是个听众,听得索然无味,行为上改变缓慢。这种简单错误的方法不但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会引起幼儿的逆反情绪。有些家长片面的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家庭教育偏激极端。因此,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正确的教育观,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工作,必须要建立以家庭教育为基点,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结合网络,从而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形成家庭、幼儿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局面,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教育合力。但事实上,很多幼儿园、家庭对学龄前幼儿教育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更多的认为今后的小学、初中等阶段学习才是幼儿教育的根本场所,忽略了幼儿的早期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家庭应该从观念上进行转变,不但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还要不断向广大家长宣传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适时适度的对幼儿教育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家长参与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征就是深化家庭和幼儿园的深度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管理事项当中,使得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增强教育能力。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在家长会过程当中为家长补充和传授一些系统专业的育儿知识与育儿技能,让幼儿家长之间彼此交流在育儿方面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的经验与案例;幼儿园可以实施半日活动开放,激励幼儿家长到幼儿园访问,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获得启发,强化家园合作的有效性。这样,家长之间可以实现有效合作互动,家园之间的合力也可以大幅增强。
        (二)强化家园沟通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而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建立二者信赖合作的关系,就一定要确保彼此之间的信息是沟通并且共享的。为保证家校之间的沟通更加地顺畅,除了要通过组织家长会和进行一定的家访活动之外,更为主要的是构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实时沟通机制,建立QQ群、微信群等沟通平台,这样可以实时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活动当中的情况。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向家长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方法,力求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便于共同制定干预措施,保证行为习惯干预效果。
        (三)树立榜样典型
        为了表彰进步较大的幼儿和认真做好家园共育的家长,在学期末可以开展表彰“守法好儿童”“友学之星”“德育好家长"“家园共育好家长”等活动;可以将举行家长开放日的活动照片,幼儿行鞠躬礼,幼儿在家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捶背端水、扫地板、洗碗等照片及家长感悟等做成大展板放在园门厅醒目位置让大家观看学习,增强今后做好家园互动的决心和信心,更坚定做好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信心。
        综上所述,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的未来成长当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家长都要从思想观念以及实践行动方面加强配合,为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以及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和创造优良条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真正使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受益,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孩子长大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彩芳.家园合作,共育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J].知识文库,2016(12):265.    
        [2]于俊霞.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J].甘肃教育.2018(16)    
        [3]孟学蕴.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讨[J].甘肃教育.2018(13)    
        [4]何建琴.幼兒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J].内蒙古教育. 2018(12)
作者简介:李晓雪,女,汉族,籍贯:安徽霍邱,生于1991-12,工作单位:合肥市滨湖启明星幼儿园,单位省市: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单位邮编:230001,职称: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