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是一种能力。鼓励他人会成就友谊,更会赢得他人的鼓励。被人鼓励是人心理的正常需求,也是人更加优秀的“助燃剂”。每个人都要学会恰当的鼓励,而不是奉承。真诚鼓励,是一种向美而生的能力。这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孩提时代学校的教育与老师的引领。
一、案例介绍及分析
学校有一项工作,既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发展爱好,培养兴趣的机会,又是一项合作式工作任务——每年鼓励孩子们报名参加《江南都市报》的小记者。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在往期的活动中没有给予孩子们相应的指导,或许活动本身组织得不够有吸引力,这次孩子们报名参加小记者的热情不高。
二、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为了鼓励孩子们报名,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更希望让孩子们学会自主思考,主动交流,善作决定,我作了必要的引导。
(一)心向“阳光”,几枚恰如分
刚读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加之开学初,校长曾说学校要推行阳光币储蓄银行工程,于是我琢磨给孩子们颁发阳光币,对孩子们日常表现进行奖励。阳光币分金币、银币、铜币。期末将依据阳光币持有情况评选“三好学生”等等。
这天数学课上,我准备对报名《江南都市报》小记者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铜币奖励。我问:“大家说说,奖励几枚铜币合适呢?”“两枚!”“一枚!”“三枚!”还有喊五枚的。到底几枚合适呢?我希望孩子们通过思考与思辨解决这一问题。
我用眼光扫视了一下喊叫声此起彼伏的孩子们,发现多数同学支持两枚,但未报名的班干部只支持一枚。这突然让我想到:孩子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如果有,其实也正常,毕竟是孩子——对于本次未报名的班干部来说,这次铜币奖励,于己无利,甚至对自己的将来评优构成些许威胁。
(二)数学“班会”,教书更育人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思考,也学会处理思想上不同方向的较量,于是我临时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把原本的数学课上成了班会课。我觉得,趁机给孩子们一次机会,接受一次思想上的淘洗,花费这节课也是值得的。作为老师,更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的。
我提议:“让班干代表与报名了的同学商量一下,看看到底奖励几枚铜币比较合适,好不好?”“好!”孩子们齐声赞同。于是我挑选了班级几名主要班干作为代表,让他们与报名了小记者的同学在教室外走廊上讨论,商量出合适且合理的一个结果。这些被挑选出来的班干,是班上威信极高的。这次他们没有报名,有两人极力站在奖励一枚铜币的一方。
(三)“教育意识”,润物应无声
这时,我想起正在读的李镇西的《自己培养自己》。里面记录着有关用故事教育孩子的案例。班干代表与报名小记者的当事人在教室外走廊上商量,我与在教室里的孩子们继续说道:“之前我们曾经说过,我们的思想中经常会有两个不同的‘我’。有时我们很‘高大’,有时我们也很‘渺小’。”然后讲起李镇西老师用来教育孩子们的故事。
最后我告诉孩子们,在这次报名小记者给予铜币奖励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既不能做老好人,肆意抬高奖励,也不能因为担心对自己不利,而固执地压低奖励。我们提倡自主思考与自我规划;鼓励有效交流与智慧说服;学会慎思辨理与旨意表达,学做自己的主人。
(四)学会思辨,豁达出少年
过了大约过了七八分钟,在走廊上讨论的班干代表与报名小记者当事人一共八个孩子回到教室。他们的结果是每人奖励一枚铜币。于是,我请他们上台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先是四名班干代表发表见解。
娜娜说:我认为只能给一枚铜币,原因是他们获得这枚铜币,并没有什么付出和努力。他们只是用钱报了个兴趣班。这一枚铜币只是对他们的鼓励,希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下去。
佳豪说:我认为应该奖励两枚铜币。第一枚是奖励他们自己学会了有主见,能做自己的主人;第二枚是奖励他们的家长,因为家长支持了他们,是真心关爱孩子成长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
建豪说:我觉得可以奖励他们三枚铜币。因为奖励给他们三枚铜币,我们并没有亏,没有任何一个人因此而少一枚铜币。我们可以处处为他人着想,也可以成全他们。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岳悦说:我觉得这些同学应该得一枚铜币。因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花钱报兴趣班,并没有对班集体做出什么贡献。得到铜币的条件是有功劳,而他们并没有。
接着我让既是班干又是当事人的雪沁与徐楷说说自己的意见。他们似乎被其他班干说服,很乐意地接受一枚铜币奖励的意见。此刻,我甚是欣慰,为他们能不为自己而据理力争的心胸而鼓与呼,这么小小年纪,居然有了如此豁达的胸怀。真是不错的孩子!
(五)教育落地,欣慰最此时
本次报名最终只有四个人,其中有一个男孩是再三坚持才获得家长支持的。从这个高难度的角度来说,相比其它奖励,一枚铜币实在是有些少。更重要的是,就像佳豪同学所说,也是我所提倡的——要学会有主见,要学会自我思考,并努力去说服争取。只有学会交流与沟通才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还有,建豪同学说,“因为奖励给他们三枚铜币,我们并没有亏,没有任何一个人因此而少一枚铜币。我们可以处处为他人着想,也可以成全他们。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前一段时间教给他们的道理,居然被他理解并能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与思维之中。作为老师,甚感欣慰。教育落地有声,这是我最欣慰的回报。
他们发完言后,我没有针对他们的发言发表点评,也没有接续他们的话题。而是把话题集中到了奖励铜币的意义上来。本次奖励旨在表扬这些报名小记者同学自主意识、思考、决断的能力,更是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父母交流,决策自己的事情。
三、成效与反思
最后,通过举手表决,赞成奖励两枚铜币的孩子占绝对优势。这时,支持奖励一枚铜币的同学,似乎发觉自己的某些想法不够大度,或思想上没有认真思辨,抑或没有真正理解之前老师讲过的一些道理,有丝许不好意思。随着多数同学的意见,他们逐渐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接受了大多数同学奖励两枚铜币的建议。
希望孩子们逐渐学会自我思考,更希望孩子们学会真诚地给予别人评价——鼓励别人,不因于己无利而打折扣。但愿孩子们能记住: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更加理解:真诚鼓励,是一种向美而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