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娟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几何图形概念的学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之一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几何图形概念的学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学习起来就非常有难度,同样也是教学中的重点。通过有效地学习,可以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且引导学生建立图形概念相关意识,实现系统化的数学教学,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在小学术数学教学过程中,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由于几何图形教学本身比较抽象,对于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大。小学生普遍对于生动形象的事物接受度比较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看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备课阶段进行灵活且巧妙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看图分析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把抽象的几何图形直观化                                                                                              
        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在空间理解的过程中总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非常有限。对于很多比较抽象的问题在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抽象的几何图形直观化。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给他们正确的帮助和引导。
        (一)合理运用各类教学工具实现几何图形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三维立体形象无法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模型,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图像所要表达的各类思想。想要让学生在数学学科教学当中,对几何图形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让这一教学理念变得更直观形象,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的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道具。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与长方体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寻找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实际物品并带入课堂,方便学生通过实物更好的理解图形的相关奥密。通过实际物品的不同角度观察,与所要学习的知识相互对比验证,让学生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点。通过这种比较直观化的观察与事物的有效接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相关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实际物体,让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促进学生智力发育。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即使在没有实物的状况下,学生也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起相应的几何物体三维模型。采用这种逐渐引导步步深入的策略,可以挖掘学生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对于图形概念的相关知识,有更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二)合理的使用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对几何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几何图形相关概念,以实际操作的方式更加直白的展示给学生观看,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加理想。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处于形象思维认知阶段,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他们对于空间的概念感觉到比较陌生。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沿用了传统的讲解方式,学生没有直观的学习体验。因此,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直观操作的教学策略,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体积相关知识时,学生对于体积这一概念感觉到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想象将物体放入水中,水面就会有所增加。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运用量杯和铁块以及水进行实验。当量杯当中装了一定量的水之后,将铁块放入水中,这时量杯中水面就会有所提高,学生就会观察到量杯当中,水面刻度增加,量杯中增加水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无法有效理解,就可以换几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并选择不一样的物体投放到量杯之中,通过这样的直观观察,让学生对于体积这一概念有更直观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于体积这一概念有更深刻的印象。当然也可以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一些例子,如洗澡时盆中刚好有满满一盆水,当人进入澡盆之后水就会溢出。这是学生在生活当中经常会见到的例子,也方便学生理解。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内容。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图形概念知识“活”起来
        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中,总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刻板,时常会出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图形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系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几何图形相关知识,并学会活学活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的变化形式,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图形的变化内容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这部分知识没有太多相似之处,学生很难掌握其本质。例如,学生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做出这些图形的高,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用顶点到底面垂直线的方式,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比较呆板。学生会认为图形的高都是竖着的。数学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让学生将这些图形适当的变化,将底边上的高寻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寻找其中的不同之处,更好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意义。
        三、整合孤立的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把几何图形概念作为独立的一部分进行讲解,那么很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疑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就需要整合孤立的概念,通过结构化系统化地形式来呈现概念。在讲解概念的时候把概念与学生学过的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可以通过对概念的比较,让学生在对比和区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还可以通过把概念与概念之间相联系来进行知识的同化。如在学习图形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就可以先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的位移来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结语:总之,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特征出发,选择新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兴趣倍增热情满满,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观察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更多收获,并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向阳, 邵汉民.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2(08):152-153.
        [2]孙晓霞.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7):258.
        [3]汪玉龙.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弊端与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