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深入,初中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尤其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九年级化学是初中教学的难点,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问题探讨,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质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分析九年级化学情境教学方针,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九年级化学;情境设计
引言: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成长阶段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是衡量学生个人能力的关键点。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科学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对培养学生化学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非常够用。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限制,中学化学情境教学设计落实不到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效果不佳,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于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情境
化学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化学知识点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活化元素。因此,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以学生周边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化学情境,让学生可以了解生活与化学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讲解“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常见的情境,并结合情境元素分析火燃烧的条件,帮助学生理解燃烧的知识点。例如,木材是生活中常见物品,利用木材点火也是常见措施。教师便可以引入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木材燃烧的原因,和学生一起探索燃烧条件,如: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同时,在讲解“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常见的酸?”,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然后再引入水果、食醋酸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不断的思考了解“酸”的定义,掌握“酸”的化学式,还可以优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还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基于课本知识,开展实验情境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常常会忽视实验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记忆和成绩,导致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创设以课本实验内容为基础的情境教学,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化学知识的奥秘。例如,在“点燃蜡烛”的实验课堂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然后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负责实验操作,一些学生负责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实验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保障实验情境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升,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间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良好默契,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化学的核心素养。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实验情境,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的贡献。例如,在“自然界中的水”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研团队考察市面在售的饮用水、实地参观污水处理厂,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对水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教学目标,构建活动情境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必须落实“理论+实践”的结合教育,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情境课堂,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才能保障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学习“二氧化碳和水”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通过组织碳酸饮料制作活动,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化学问题。在活动开始之前,先准备好活动素材,如:糖、凉开水、果汁粉、小苏打以及柠檬酸等,然后组织学生调配碳酸饮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不同口味的碳酸饮料,并且明白碳酸饮料制作原理,掌握二氧化碳和水,小苏打和柠檬酸会反应的化学知识。此外,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发挥自主想象能力,激发自身的创作能力,还可以在活动中不断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提升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当前化学教学现状,创设出生活情境、实验情境以及活动情境等多种模式,不仅强调了“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了学生主体地位价值,还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创新,这对化学教学工作稳定开展来讲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旷湘平,李冰,杨焱.?深度教学是促进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主要途径[J]. 教育进展,2019,9(02):113-119.
[2]李威.?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1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