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与存在的问题 杨新东

发表时间:2020/8/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杨新东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国内畜牧养殖业发展也随之进步。
        信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  南信阳  464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国内畜牧养殖业发展也随之进步。人们生活需求提升,对食品安全需要加强重视。所以,希望通过对疾病应对与动物检查两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重点研究,帮助畜牧防疫人员提升工作质量。动物生长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困扰,导致动物疫病产生,不仅会对养殖业发展有影响,也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需要以养殖业发展实际为基础,降低动物疫病出现概率,将养殖业经济效益增强,保障基层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本篇文章是笔者针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提出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改善建议的概述。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探究
        一、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内容
        1.疾病应对
        各类动物疾病的有效应对,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各级畜牧防疫机构的建立基础。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相关人员除了需要注重动物疾病的治疗以外,还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构建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动物防疫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动物疾病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化、全面化控制。在动物疾病发生前,相关人员一方面要做好疾病处理与科学养殖的知识宣传,从意识、文化上“武装”养殖户的头脑,提高养殖户对动物疾病的重视程度与防护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实施全面的疾病预防措施,如协同养殖户接种动物疫苗、在养殖区域内布置防虫诱虫设施、加强辖区内养殖环境消毒管理等,以此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率;在疾病发生时,相关人员要配合养殖户对患病动物进行针对治疗,做到专病专治、专药专用,以实现最佳的疾病处理效果,促进患病动物身体健康的快速恢复;在疾病发生后,相关人员还需引导和帮助养殖户做好患病动物、病死动物的隔离、掩埋等处理工作,并要求养殖户及时进行养殖环境的针对性消毒通风工作,进而将疾病影响限制在小范围内,避免暴发性病害的形成。
        2.动物疾病的控制
        在动物疾病的控制方面,相关人员也应引起重视。结合行业经验来看,许多动物疾病存在强、快、广的传染性特点,一旦养殖环境中有一只动物患病,若不及时进行控制处理,将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爆发性疾病,使养殖户蒙受极大的管理压力与经济损失。基于此,相关人员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当中,要在宣传中强调动物疾病上报、动物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以防养殖户存在盲目管理或侥幸心理,最终造成疾病控制不力,出现大规模爆发。同时,在养殖户完成上报后,相关人员也应及时进行工作反馈,帮助和配合养殖户完成动物疫病检查、患病动物隔离、动物尸体处理等工作,从而实现动物疾病传染源的早发现、早控制、早切断。
        二、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现存问题
        1.畜牧防疫机构的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现阶段,我国畜牧防疫体系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问题,农村地区兽医站、动检站的设施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这一方面会导致农村地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实践活动缺乏工具支持,难以有效执行;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动物疾病治疗与检查的周期过长、难度过大,不利于动物疾病的及时控制,难以保证养殖户损失的最小化。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明确认清我国农村地区作为畜牧养殖主要区域的现实情况,适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畜牧防疫机构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引进各类先进的检查设备、实验仪器,从物质层面上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落实做出保障。
        2.养殖户对动物疾病的重视程度较低
        养殖户的理解与配合,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基础。但从当前来看,很大一部分养殖户缺乏对动物疾病的科学认知,这或多或少地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构成阻碍。

例如,在动物出现疾病症状后,一些养殖户会选择自主治疗的方式,参照市场经验或人类疾病治疗方法,对动物进行药物拌食、药剂注射等处理。此时,由于在疾病判断、剂量选择上缺乏科学性,动物疾病不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还可能提高动物体的耐药性,增大后续疾病治疗的难度。此外,还有一些养殖户对畜牧防疫机构有抵触情绪,不愿“外人”参与到自己的养殖管理当中,导致防疫工作难以落实。
        三、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成效的路径
        1.重视防疫知识宣传
        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密不可分。食品安全作为居民日常生活核心部分,需要引起防疫部门关注。现阶段,多数防疫工作人员的防疫意识比较薄弱,对于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缺乏足够认识,导致防疫工作开展进度缓慢。要想促进防疫工作加速展开,就需要加强防疫宣传。宣传途经除了电视与纸媒体报道之外,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功能加强宣传,建立防疫工作公众号,并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微信公众号的防疫知识进行更新,提升养殖人员的基本防疫知识,使养殖人员对于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确动物防疫工作与自身的工作有密切联系。防疫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条幅悬挂途径宣传基层动物防疫内容,让部分养殖户认识到食品安全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来。养殖部门人员与防疫人员加强交流,在促进自身经济效益提升同时,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养殖部门需积极配合基层防疫工作进行,降低动物疫病发生的概率,并将养殖户经济效益提升,这对于防疫工作开展也有一定帮助。
        2.拟定完善的防疫体系,做好检疫消毒工作
        目前要想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稳定开展,要注重建立规范化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全面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防疫站管理人员要结合区域畜牧业发展情况,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开展实践工作。对畜牧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设定更为科学化的防疫体系,提升防疫体系可操作性。相关政府部门要提供相应支持,积极监督监管,引导基层防疫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实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稳定开展。其次,管理部门还要逐步扩大防疫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兽医防疫工作成效。
        3.要保证动物检查的细致性
        动物检查是排查和判断动物疾病的最主要途径,各类检查结果是疾病治疗、控制与预防的基本依据,因此相关人员在执行动物检查工作时,必须要做到细致严谨。在当前,动物检查可分为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两种。其中,群体检查的“群体”既可以养殖场、笼舍等为单位进行划分,也可以引进批次、引进来源等为指标进行划分。在群体检查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从动态、静态、食态三个方面入手对动物状态进行评估观察。首先,在动态方面,要观察动物头、颈、背、腰、四肢等身体部位的运动状态有无异常,是否存在跛行、弓背、颈部震颤、头部低垂等;在静态方面,要评估动物站、躺等相对静止状态的整体表现,如有无气弱气喘、有无体表疹疱、有无异常流汗、有无精神萎靡等;在食态方面,要判断动物的饮食状态是否良好,如有无吞咽困难、有无进食呛咳、有无少食拒食等。
        结语
        综合上述,做好养殖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控制各类疫病源体,提升防疫成效。所以,相关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动物疾病的检查、防控与宣传工作,并积极进行知识学习与自主创新,以促进基层动物防疫效果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梅,张贻生.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1):117~118.
        [2]蓝新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探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1):106.
        [3]郭石红.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工作重点探究[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1):10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