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20219900423XXXX
摘要: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用户今后的生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当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在取得一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显示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重视度不够,施工缺乏较强的计划性,监管力度不足,管理渗漏等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与工艺手段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可以满足建筑结构的不同功能与需求。现阶段,在高新技术手段、新型材料与设备的支持之下,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改进;发展趋势
社会经历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城市建筑的多样化发展,社会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排水工程是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结合给排水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合理的给排水施工技术,强化给排水施工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提高建筑物使用的安全。
1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现状
1.1重视度不够
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部分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对主体工程加以重视,而忽略给排水等小工程,没有从思想上重视给排水工程的重要作用。同时有些施工单位多会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主观决定工程的安装,没有配置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为工程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增加了工程后期的维修难度,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1.2施工缺乏较强的计划性
由于施工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不够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具体计划,不能准确预留孔洞位置,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虽然在建筑工程完工后会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在主体建筑结构上开凿新的孔洞,但是这样不仅会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还会影响后期施工、破坏主体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监管力度不足
相关政府部门在监管建筑工程时,基本只关注主体建筑质量和结构或建筑外观,而忽视给排水工程的细节部分,同时政府部门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不能正常监管建筑给排水工程,难以充分发挥出监管的力度,致使施工单位更加忽视给排水施工的质量,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能。
1.4管理渗漏
在建筑给排水使用或施工阶段,由于施工不当、材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管道渗漏的问题。例如:施工人员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在接口处涂密封胶或接口处管道插入不深等,导致排水管泄漏;材料质量决定着管道是否泄露,施工人员在给排水施工中经常忽视周边附件、管材管头等,难以保证材料质量,继而发生渗漏问题;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会因热胀冷缩的现象而出现损坏问题。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前期准备
(1)建筑给排水的工程单位,要结合工程需要和企业自身情况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比如:开展与工程有关的技术培训,专业知识讲座。以此来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为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完工打下基础。(2)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务必要根据相关要求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做好工程进度管理,从而保证给排水工程按时、按质完成。(3)按照要求从正规渠道购买工程原材料,并且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同时要结合工程计划和图纸购买符合规格的建筑材料,确保工程材料的正常。
2.2加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监管协调工作
在对建筑物给排水工程进行施工时。首先,要保证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步调一致、协同工作,以此来给给排水工程的高品质完工打下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建设管渠和打洞时,务必要做好协调统一工作。其次,工程人员还要做好地漏设计、阀门、水表安装等工作,然后严格根据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要求进行科学施工。在对安装完成的管道进行预埋处理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根据工程图纸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套管与排水管洞的和谐。
2.3排水施工工艺的改进
为了提高排水施工工艺,本文将该工艺详细规划为以下六个步驟:第一步,在施工之前测量管道并放样;第二步,按照施工要求挖沟槽,并垫层;第三步,平铺土地地基,并对软土采取特殊处理,从而避免土地不平整;第四步,使用混凝土浇筑地基,完成此项操作以后,按照施工要求铺设管道;第五步,考虑到环境因素,本文利用环保材料,对管道安装采取保护处理;第六步,开展闭水实验,采用直槽围柃支撑法填埋管道,并且控制沟槽土层厚度不得超出2~4m范围,另外,头道支撑控制也很重要,其与管道顶部的距离必须控制在0.5~1m范围之内,并完成支撑点设置,在挖土过程中,应避开杂泥和碎石的干扰,如果此部分已经挖掘完毕,则不需要继续采取恢复填充处理措施。
2.4排水管路设计安装的改进
在对排水管道进行设计安装之前,应该仔细检查其外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再进行安装,否则,应立即采取维修处理措施。在安装拆卸的过程中,应该沿着轴线顺直铺设管道,按照标准严格控制管道纵向间隙,使其控制在1-5mm之间。
2.5加强后期质量把控
施工阶段完成后,给排水工程后期检查也非常重要,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严格的做好质量检查,以防渗漏现象出现。面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的对管道,尤其是连接处进行漏水情况检查,面对出现的问题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维护,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品质和安全。
2.6 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得到更好改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特别关键,有关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施工准备环节的控制工作。在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全面检查设计方案,了解设计意图,一旦发现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各项材料,检验部门要进行抽检,如果发现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则需要及时摒弃。
(2)加强施工环节的管控。因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涉及的隐蔽工程比较多,故施工作业人员要了解相关隐蔽标准。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预埋工作,明确各项预埋件的具体位置。在屋顶水箱施工当中,若管道的直径过小,很容易出现水负压现象,引发严重的污染,故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对屋顶水箱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审核。
(3)做好事后控制工作。对于工程中的监理工程师来讲,要遵守有关标准,如果验收过程当中发现严重问题,则需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针对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施工工序,施工单位要制定良好的解决对策,待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方可开展后续的施工。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结构在建筑行业不断变革与发展的今天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从而极大地挑战着当前的建筑给排水技术。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通过水质监测设备定期不定期的密切关注和校核,以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的稳定,同时实现工程整体的实用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工程的开展应当注重于当地地域环境的结合,以缓解紧张的水资源问题,比如在华南地区,因为地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为丰富,这样就可以通过在建筑顶层设置相关的收集容器,收集和利用雨水。另外,为了避免设备损坏,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前沿的水泵隔振技术,应用新型的管道,确保供水的功率和质量的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给排水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住户的生活。虽然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其施工环节仍存在问题,尤其是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因而需要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伍岳.探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渗漏的原因及其施工要点[J].智能城市.2017(11)
[2]石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3)
[3]管培香.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8(04)
[4]杨伟.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广东建材.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