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装配式建筑的经济价值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黄亮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
        杭州万广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1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本文探讨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更加经济、合理使用装配式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经济;绿色
        引言
        建筑行业在发展中不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出更加环保高效的装配式建筑,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预制生产出所需的构配件,直接在施工现场搭建就可完成建筑,相比现浇建筑在施工现场运用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等进行浇筑的施工方式,更加环保高效,可以有效减少工程施工的工作量。但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规范构配件的生产、运输、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造价成本比现浇建筑要高出20%~40%不等,许多企业为了减少施工成本,不愿意选择装配式建筑。
        1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模式早在20世纪国外就已经开始实施,尤其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无论是预制构件生产的规模、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结合、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还是法律法规的制定都相对要完善。我国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升级,人们对建筑产业的节能、绿色、循环科学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推广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结合中国特色的装配式建筑,但前期发展较慢,近几年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努力把政策落实,为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目前,从总体来看,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建筑中占比过低,还存在很多缺点,例如:装配式建筑行业规模发展较慢、装配式技术体系不完整、构成结构构件的成本偏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等问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装配式建筑特点及成本优化
        装配式建筑是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通过工厂预制完成,运输至项目现场后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分为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以及现代木结构建筑,狭义的装配式建筑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简称“PC建筑”),本文所述装配式建筑均从狭义理解。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在于优化建设周期、节能环保、节约人力以及施工生产标准化等,那是否意味着建筑造价也会相应降低呢?根据某地产企业项目实际案例统计,某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预制率为30%的装配式建筑,其造价较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高200~500元/m2。参考《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装配式建筑除楼板因支模、支撑原因可适当降低造价之外,外墙、内墙、楼梯均对造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增量影响。因此,按照规划要求在保证装配率的同时如何进行成本优化及管控,是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
        3加强装配式建筑经济控制管理的建议
        3.1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
        目前,我国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还是基于传统现浇建筑制定的,政府可以吸收国外相对成熟的相关法规和产业标准,结合我国自身发展情况作出调整,完善相关法规。由于现阶段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制度及产业标准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缺乏统一性,使得装配式建筑企业在生产预制构件推进产业化、标准化受到阻碍,进而影响了产业发展规模,导致构件成本居高不下。那么建立符合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的,健全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统一规范构件质量的衡量标准,有助于规范装配式建筑产业。在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同时出台一些对从传统现浇建筑转型的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有助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3.2提前做好资源准备,加强技术学习
        在项目建设的前期,要提前做好资源准备以及技术准备工作,确保工程建设可以顺利实施并完成。

在前期的项目工程筹备阶段,企业最好可以对选用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配件生产厂家等进行前期调研,考察各单位是否有完成项目的能力。在施工技术准备阶段,施工企业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莅临企业指导员工,或选送一些技术员工到高校的相关专业开展理论的进修学习,在有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选派几个员工到先进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展实地考察学习。
        3.3合理统筹预制构件的设计安装及运输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核心是项目工程的总造价,装配式建筑的核心也是其工程的总造价,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不难发现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及最后安装成本是其总造价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前期企业应该针对不同项目,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由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特别是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是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因此相关人员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该合理布置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位置,确保预制构件生产的产业化链条的完整性,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和人员物资消耗,进而减少成本的增加。
        3.4加强装配式构件设计、制造、施工以及管理的一体化
        按照装配式构件设计、制造、施工以及管理的一体化程度,逐步将单纯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政策规定的拆分式结构设计,提升为基于构件组合的结构体系设计,提倡建筑各系统的配合、标准化理念和模式协调,有条件的话采用提升建造全过程的质量、效率为目标的EPC以及基于全寿命期等方式,也可有效降低装配式增量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例如将传统先单体设计再构件设计模式改善为构件设计思维进行单体设计等。
        3.5提高安装速度及安装水平,节约安装成本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优势就是可以通过PC构件减短施工时间,而PC构件的安装成本大多分摊到起重机和吊车的使用费及人工费,PC构件的安装速度越快,起重机、吊车所需的成本就越少。要想有效节约安装成本,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和改进PC构件安装关键技术,同时采取分段流水施工的办法提升构件的安装效率,减少构件的安装成本。安装施工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当中成本消耗最多的一部分,一部分构件送到现场后,安装队伍就会按照事先培训好的操作步骤完成安装,而安装队伍的安装水平决定了工程安装的时间及安装人员的人工成本,安装质量越高工程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工程消耗的成本就越少。企业可以通过施工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安装操作步骤提升安装的效率,或加强培训提高安装队伍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水平,通过提高安装水平节约工程安装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的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从长远来看,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虽然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由于预制构件成本控制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未形成技术体系、相关人员稀缺等问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但是随着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相关行业规范的形成,预制构件产业化的推进,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技术体系的完善,最终会解决装配式建筑高成本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完善我国建筑领域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朱静.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8(18):28-30.
        [2]李奕,张艳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造价管理,2018(4):58-62.
        [3]贾宏俊,许云萍,刘东民.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J].中下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4):47-51.
        [4]武郁婷.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价值工程,2018(17):71-74.
        [5]申金山,华元璞.袁鸣.装配式建筑精益成本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济,2019(3):45-49.
        [6]陈艳,王宇,贾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